生物型股骨柄假体置换术后假体早期下沉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生物型无领股骨柄假体置换术后假体早期下沉的情况,了解假体早期下沉对假体生物学融合的影响,分析引起假体早期下沉的易发因素,为减少假体早期下沉提供参考依据。  对象方法:本实验选择56例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研究,所有病例均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第3天拍摄骨盆正位片及髋关节正位片,术后第3天开始负重行走,术后1月、3月、半年和1年复查骨盆正位片及髋关节正位片,了解假体与骨界面的融合情况,分别测量股骨柄假体下沉的距离。应用统计学软件对测得的下沉距离与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等因素进行关联分析,找出引起股骨柄假体早期下沉的易发因素。  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超过18个月,X片上显示假体与骨界面之间形成牢固的生物学固定,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6.7±1.4分提高到94.9±2.2分,优良率97.5%。随访也显示:56例患者术后3个月后假体即不再下沉,下沉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下沉的幅度小于2毫米。通过运用 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发现假体早期下沉与性别、年龄和身高的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假体早期下沉与体重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00)。  结论:通过对56例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早期下沉的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后得出:生物型股骨柄假体置换术后早期负重会有轻微的假体早期下沉,但不会影响假体的生物学融合。体重是生物型股骨柄假体置换术后早期下沉的易发因素,未发现性别、年龄和身高对股骨柄假体早期下沉有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GNB3)C825T基因变异是否与子痫前期有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成都及周边地区199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
目的:评价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的影响。  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采用玻璃体手术治疗的57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观察,30例玻璃体腔注入硅油,27例注入全氟丙烷气体(C3F8
夕子(粱夕萍) 199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居北京,职业画家。擅长人物画,其作品具有深沉而静穆的审美情趣以及现代式的古典情怀。1998年作品入选日本东京都旺眩会美术展,并获新人奖;1998年作品《春韵》获全国青年美展鼓励奖;2000年作品《宁静》参加韩国亚细亚青年油画大展,并获二等奖;2002-2004年三次赴马来西亚、新加坡举办个展,作品全部被当地画廊收藏2003年参加北京国际艺术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