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异域游记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前后,中国社会处于外有日本侵略、内有军阀混战,经济濒于破产,百姓生活困苦的严峻状况。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个人及民族进行着不懈的求解和努力。“五四”后,各种国外学说纷纷涌进国内,知识分子迫不及待地接受,期间有争辩、怀疑、认同等不同态度和选择。一部分知识分子出于各种原因到国外进行游历、学习,亲自体验着国外的文化、制度、经济、生活,把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形成游记,使国内民众通过作家的眼睛,近距离了解外面的世界。异域游记,即由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所写,以异域为叙事抒情背景,由海外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的游记。包括游记、日记、通讯等各种记录其在他国见闻的形式。现代异域游记内容丰富、视角宽广、作者态度复杂多样,让我们能够通过此了解当时知识分子所关注的对象,更能够深入发现游记深层所表达的感情:出国的知识分子对外国文化的态度以及对个人和民族的反思及期待。研究现代异域游记不仅能够弥补当今学界对现代异域游记研究的不足,还能够让我们一窥现代知识分子在时代背景下,如何积极地寻求他国的先进文化和学说,以唤醒沉睡的中国,启发民智,使中华民族摆脱亡国灭种之危险;此外,研究现代异域游记亦能分析现代知识分子在面对他国文化,抉择时的矛盾心态,以及由不同的外国文化影响而走上的不同救国道路。本论文即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整个“五四”前后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异域游记作一梳理,力图揭示上述困惑。经过论述,本人认为,从中国现代异域游记中体现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毅然决然到他国寻求人生和民族发展的道路。在面对他国不同文化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团体关系作出自己的选择,并把自己的感受写进游记,介绍给国人,意图通过国外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对比,对国内民众进行思想上的启蒙,以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总之,现代异域游记,记录了现代知识分子在动荡的时代环境下,寻求国外文化、学说来发展自己和民族的印迹,表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面对不同的国外文化时矛盾而不同的选择,彰显了现代知识分子深切的爱国之情和不一样的救国之路。
其他文献
汉代散文是继先秦散文之后,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政治文化特征,且形成了以长安地区为核心,辐射八方的文学脉络和文化景观。本文主要以汉代京师
本文介绍了脉管病临床,应牢记“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脏腑功能失调”之病机,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内外相兼。谨守“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之论,切忌滥施大苦大寒之剂,以达谨
家族在中国文学史的创作中,一直是一个永恒不衰的主题。家族小说以“家族”为视角,通过描写家族成员的日常生活,家庭发展演变,折射出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抗战时期的家族小说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电子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CT对宫颈涂片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对其中细胞学筛查为异常结果的进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
萧乾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这一身份深刻体现在他的小说文本中。本论文主要对萧乾三十年代的小说进行分析研究,力图全面梳理萧乾小说中“叙述者”的变化发展及其审美意蕴,探讨
《庸闲斋笔记》是晚清陈其元的一部笔记著作,其涉及面十分广博,内容几乎无所不包,其中有典章制度、文学艺术、天文地理、风俗民情、轶闻琐事以及鬼神怪异、医卜星象等等。清
随着研发网络化环境的形成,技术创新网络中结点间知识流动过程对网络结构演变的影响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技术创新网络的本质体现在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流动的复杂适应系统。利
谢灵运和谢朓是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后人因二者诗歌成就之高而并称“二谢”。但二谢的成就不仅限于诗歌领域,他们在赋的创作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南朝时期,山水审美意识自觉的
河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因其色泽鲜艳、肉质细嫩、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而被誉为"水中上品、筵席佳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河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有
宋代,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发展繁荣,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创作,诗、词、文等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综观整部宋代历史,两宋之际又是一个有着独特地位且不容忽视的阶段,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