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作用的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pw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原酸(CGA)是人类日常饮食中含量最为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之一。我们先前的体外实验证明了绿原酸在RAW264.7细胞中具有抗炎作用。本实验在动物模型上研究绿原酸治疗脂多糖(LPS)气管灌注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绿原酸对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采用小鼠气管灌注LPS0.5小时或3小时之后腹腔注射绿原酸(5、20或50mg/kg)给予治疗的模型。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肺组织切片显示气管灌注LPS后小鼠肺组织水肿明显,肺泡间隔明显增厚,有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的肺出血;给予绿原酸50 mg/kg进行治疗,小鼠肺组织损伤明显改善,小鼠肺泡有少量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较少,未见明显肺出血和肺间隔增厚。(2)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检测显示:绿原酸可以显著地抑制LPS引起的肺组织MPO的活性增加,说明绿原酸显著抑制白细胞在肺组织中的浸润。(3)我们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炎性细胞进行计数,实验结果表明:LPS刺激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PMNs)数明显增加,绿原酸显著减少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数,说明绿原酸显著抑制炎性细胞向BALF的渗出。(4)绿原酸还可以明显降低肺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活性,从而抑制LPS诱导的一氧化氮(NO)的大量释放。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揭示了绿原酸对于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抑制作用,提示绿原酸作为治疗急性肺损伤的潜在药物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其他文献
一、发病症状主要为害莲藕叶片,以浮贴水面的叶片受害严重。叶片发病初为绿褐色小斑,后扩展成圆形、椭圆形或不定形黑褐色湿腐状病斑,病斑颜色分布不均匀,多个病斑相互连接致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多波束天线馈电网络无源器件的设计与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为设计微带Bulter矩阵,在微带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微带移相器,微带耦合器进行了深入
“Terahertz”一词是1974年Fleming为描述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谱线频率范围首次提出的。太赫兹(THz)波一般是指频率在100GHz-10THz、波长为3mm -30μm范围内的电磁波,其频率范围处于电子学与光子学的交叉区域。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缺乏有效的产生波源和检测方法,相对于迅速发展成熟的微波和光学技术,太赫兹波段的研究进展相当缓慢,是电磁波谱中唯一尚未完全开发利用的频段
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国华在全国邮政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握电子商务的本质,推动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积极承接当地物流建设,争取政府的政策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作为21世纪的新型固态光源,由于其绿色环保、体积小、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等独特性能,被称为是“第四代绿色照明光源”。目前,商用的白光LED的实现主要
学位
学位
胰腺癌因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发现困难,目前已成为继肺癌、前列腺癌(男性)、乳腺癌(女性)、结肠癌后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1].近年来,由于肥胖、人口老龄化和其他一些未知因素
被子植物的花根据其对称面的多少可以分为三类:辐射对称花、两侧对称花和不对称花。其中辐射对称花是原始性状,在与传粉者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出现了两侧对称花。然而,在一些两侧对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当前,国内外学界对肝血管瘤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治疗指征界定、风险评估以及治疗方法选择等问题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为此,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