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网络的异构性和接收者需求的多样性,源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为不同接收点进行多速率组播。分层组播将原始数据分层,根据不同接收者的情况进行多速率传输,被认为是解决网络异构性的一种典型的多速率组播技术。网络编码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的存储转发的路由方式,它允许中继节点将来自于多路径的信息进行编码处理,提高网络的吞吐率。如何将网络编码应用于分层组播中,利用网络编码的优势提高组播效率已经成为多速率组播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首先对现有的集中式分层组播算法和分布式分层组播算法分别进行模型化,详细的描述两种分层组播方式的问题模型,并分析两种分层组播方式各自的优势与不足。针对典型的分布式分层组播算法Pushback,文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该算法存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带宽浪费、接收节点对接收到的数据包存在不可解情况、无法处理中间节点是接收节点的情况3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反馈的分层组播算法LMBF(Layered Multicast Based on Feedback),利用可解性判定、反馈最大需求以及中间接收节点预处理三个策略分别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文通过理论证明对于任意一个确定的网络,LMBF算法所获得的性能都优于Pushback算法或至少与Pushback算法相当。最后,利用VC++对LMBF算法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只有叶节点是接收节点的情况下,LMBF算法获得的接收速率提升了约10%,而当接收节点以0.2的概率位于中间位置时,LMBF算法获得的性能增益最高达20%。针对各层数据要求同步的数据量不等并且存在链路丢包的应用场景,本文探讨了Pushback算法的性能表现,分析得出Pushback算法在这种应用场景之下性能并不好。文中提出了一种适应同步需求可靠性增强的分层组播方案LMDSER(Layered Multicast with Data Synchronization and Enhanced Reliability),基于Pushback算法的机制,利用低层数据的同步数据量与高层同步数据量之间的差异,将低层数据的线性编码组合作为冗余信息,并对两种算法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与Pushback算法相比,当链路存在数据丢失时,LMDSER算法由于加入了冗余,能获得10%-15%的性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