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临床效果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y_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初步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及安全性。(2)探讨其适应症、技术要点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1)选择20例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达到支架成形术指征(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50%,无症状性狭窄≥75%)的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支架成形术,同时选择20例颈内动脉狭窄虽然到达支架成形术指征,但不愿意接受支架成形术单纯采用保守治疗(控制危险因素+降脂、降压、控制血糖等药物对症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卒中危险因素方面均衡可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除给予支架成形术外,同时接受和对照组相同的“控制危险因素+降脂、降压、控制血糖等药物”等对症治疗;(2)对两组患者术前进行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颅CT或MRI、MRA、CTP、脑血管造影(DSA)等检查,并在不同时间段对两组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ADL评分,6个月内再发卒中的调查等;(3)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采用局麻,Seldinger技术穿刺,使用Spider栓塞保护装置(美国EV3生产),PROTEGERX自膨式支架(美国EV3公司)。对治疗组支架成形术前后狭窄率变化、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NIHSS、ADL评分、手术要点、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治疗组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100%。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即刻测量狭窄程度由原来的(87.65±7.63)%下降至(12.58±4.83)%(P<0.01),术后1周狭窄血管最大血流速度从术前的(190.27±16.73)cm/s下降至(92.68±6.23)cm/s(P<0.01)。5例发生短暂性血压及心率下降,8例发生持续性低血压及心率下降。6例术后出现过渡灌注表现,无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治疗组手术前后CBF、CBV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随访6月,术后无支架内再狭窄;(2)治疗组ADL评分、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在6个月内无再发卒中,而对照组有4例发生卒中(P<0.05);(4)治疗组术后6月再发生卒0例,对照组4例,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应用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临床效果好,只要正确选择适应证,术后处理得当,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术后支架内再发狭窄率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能够预防再发卒中,明显优于内科药物保守治疗。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基于SCP范式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与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经历多年改革后,尽管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但总体上呈
背景重症下肢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 CLI)是指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等病变引起严重血供不足导致的肢体缺血性静息痛和组织损害。长期血液供应不足导致严重肢体缺血,并
目的: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慢性、渐进性、退行性的关节病变,迄今为止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日益成为国
从1996年到2009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逐渐成为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制度中的重要模式,并在法治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我们取得令人瞩目成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及对照组各选择10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
夏季晴朗而宜人的天气让人常常不自觉地想要参加各式各样的户外运动。虽然多运动对心脏是有好处的,但随着温度和湿度不断升高时,运动时还是要提高警惕,保证运动安全。可能你
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装置中旋液分离器和淤浆加热器的堵塞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堵塞原因提出了处理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旋液分离器堵塞的原因包括:底部浓度较高、产品黏度较大、
目的分析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联合应用倍他乐克与通心络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3月~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因其瘢痕突起,发红,伴疼痛、瘙痒、关节部位畸形或功能受限,是临床上病理性瘢痕中的一种。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TGF-β信号通路在增生性瘢
目的: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术与胰空肠吻合术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1994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在Cochrane、PubMed、Medline、EMBASE、Science Direct、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