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在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维生素B12前体物(5,6-二甲基苯并咪唑)、生物素、肌注维生素B12、肌注维生素B12同时添加生物素,探讨了这些处理对奶牛生产性能与血液生理生化代谢、瘤胃参数等方面的影响,从而评价围产期奶牛添加生物素、肌注维生素B12的效应;同时分析曰粮添加维生素B12前体物替代维生素B12的可行性,探讨添加生物素与肌注维生素B12的协同效应。 1.日粮中添加维生素B12前体物与肌注维生素B12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代谢的影响(试验一) 选取健康荷斯坦奶牛36头,根据胎次、上一周期泌乳量等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12个区组,每个区组3头,后随机分配到三组中,每组12头奶牛,分别为无添加组(对照组)、每天添加1.5克维生素B12前体物组(前体物组)和每周肌肉注射10毫克维生素B12组(B12组)。试验从产前3周开始一直持续到产后8周。产后每头牛每周连续测定三天采食量与产奶量,每周每头牛采集一次奶样用于分析乳成分;产前21天、10天、产犊当天以及产后第8天、17天、29天、43天和57天采集血样,用来分析血液生化指标。数据采用SAS的MIXED模型进行统计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前体物组与B12组均提高了干物质采食量(P<0.05),B12组显著提高了奶产量(P<0.05),但前体物组对奶产量没有影响(P>0.05);前体物添加对乳成分产量也没有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乳中尿素氮含量(P<0.05);肌注B12组显著提高了牛乳中维生素B12含量(P<0.05),与对照组和前体物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后两组间没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前体物组与B12组对血液生化代谢指标没有影响(P>0.05),但肌注维生素B12显著提高了血浆中维生素B12含量(P<0.05),而维生素B12前体物则没有这种效果(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肌注维生素B12可改善奶牛生产性能,但添加维生素B12前体物效果有限。 2.日粮添加生物素与肌肉注射维生素B12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代谢的影响(试验二) 选取健康荷斯坦奶牛48头,根据胎次和上一个泌乳周期产奶量,按随机区组设计将奶牛分为12个区组,每个区组4头,后随机分到四组内,每组12头,其中对照组、B12组与试验一相同,另两组分别为每头每天添加30毫克生物素组(生物素组)和每头每天添加30毫克生物素并每头每周肌肉注射10毫克维生素B12组(双补组)。试验从产前3周持续到产后8周。产后每周连续测定三天每头奶牛的采食量与产奶量,每周采集一次奶样用于分析乳成分;产前21天、10天、产犊当天以及产后第8天、17天、29天、43天和57天采集血样分析生化指标;产后第4周和第八周采集瘤胃液分析瘤胃发酵参数。数据采用SAS的MIXED模型进行统计分析。肌注维生素B12显著提高了整个试验期的干物质采食量与乳产量(P<0.05),添加生物素对于物质采食量与乳产量没有影响(P>0.05);从泌乳曲线看,生物素组在产后5-8周时乳产量要高于对照组,因此将结果分为产后1-4周与5-8周分别统计分析,发现曰粮添加生物素可以提高5-8周的奶产量(P<0.05),但对于物质采食量没有影响(P>0.05);添加生物素与肌注维生素B12对泌乳性能没有协同作用(P>0.05)。在整个试验期间肌注维生素B12有降低乳脂含量(P=0.09)和升高乳糖含量的趋势(P=0.09),产后1-4周肌注维生素B12显著升高了血糖含量(P<0.05),并有降低乳脂含量的趋势(P=0.06);曰粮中添加生物素对乳成分无影响(P>0.05)。整个试验期间,B12组乳糖与乳蛋白产量较高(P<0.05),生物素组产后5-8周乳糖和乳蛋白产量较高(P<0.05)。肌注维生素B12或添加生物素显著提高牛奶中维生素B12或生物素含量(P<0.05);肌注维生素B12升高了血浆中胆固醇含量(P<0.05),有升高产后1-4周血浆SOD活性(P=0.08)和升高产后5-8周血浆葡萄糖含量的趋势(P=0.09)。双补组对产后第4周的瘤胃发酵参数没有影响(P>0.05),而B12组产后第8周丁酸与总酸含量较高(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肌注维生素B12和添加生物素都能改善奶牛生产性能,而添加生物素的效果出现较晚;两者在奶牛生产性能没有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