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式家具曾冠盖中西,辉煌耀眼,今天的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最大家具制造及出口国,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民族特色的自主品牌难觅踪影。相比之下,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家具于同时创造了家具奇迹,但整体水平落后于当时的中国,而现今的意大利却发展为世界家具行业大亨。为了寻找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并为当前家具发展提供新的思考,更为复兴中国家具梦,我们有必要从家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寻找传统文化,从绵延不断的文化传承中寻找设计灵感。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图像学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对中意两国家具进行三个层次比较。首先对比14-16世纪中意两国家具文化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交流方面,探寻明式家具与意式家具背后的文化基因;其次纵向比较14-16世纪前后中意家具发展历程,说明家具是每个时代不同民族文化的凝炼,认识到家具的发展与社会发展规律如影相随。最后重点横向对比14-16世纪中意两国家具的表象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异同,选取同一时期中意共有的同类家具,根据系列文献书籍中的典型资料和笔者亲自拍摄的佛罗伦萨现存实物图片以及亲笔手绘的大量家具线稿图,从风格、结构、造型、装饰、材质等方面分析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截取家具结构精巧之处和装饰绝妙之笔,置于同一图中,点面结合,详细阐述论证,归纳得出品种之新、造型之奇、结构之巧、装饰之美、用材之贵、建筑之形、历史之传、文化之承、民族之魂、艺术之融十个方面的对比结论。通过三方面的比较,笔者希望在学术上为中意家具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在实践上为中国家具发展探索出新的方向,更殷切希望中国家具能够做到历史与现代的结合,传统与创新的统一,走出一条中华民族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