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息性胃切除术对具有非治愈因素胃癌的预后意义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于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的具有非治愈因素胃癌患者,姑息性胃切除术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本回顾性队列研究和荟萃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姑息性胃切除术加化疗是否能延长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的具有非治愈因素胃癌患者的生存期。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诊断为具有非治愈因素胃癌的15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出现了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的症状,如梗阻、穿孔和出血等。将患者分为姑息性胃切除术加化疗组(n=104)和非切除手术加化学组(n=49),分析姑息性胃切除术的价值并确定潜在的预后因素。我们还对10个队列和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以验证结果。结果:多因素分析证实,姑息性胃切除术是有助于延长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的具有非治愈因素胃癌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9)。接受姑息性胃切除术加化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对比接受非切除手术加化疗的患者(12个月vs.9个月;P=0.020)。非切除手术加化疗组的患者总体生存明显短于姑息性胃切除术加化疗组中接受D1+、D2淋巴结清扫或接受远端胃切除的患者(P=0.021,P=0.007,P=0.006)。亚组分析显示,年龄在50至59岁之间,男性,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评分为3,Borrmann III分型,Borrmann IV分型和接受D2淋巴结清扫术的腹膜转移患者被认为是姑息性胃切除术的首选候选人(P=0.036,P=0.020,P=0.008,P=0.032,P=0.007,P=0.010)。多因素分析证实,非治愈因素是影响接受姑息性胃切除术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46)。荟萃分析显示,胃切除术加化疗可改善具有非治愈因素胃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HR=0.47,95%CI:0.33-0.67,P<0.001)。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对于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的具有非治愈因素胃癌患者,姑息性胃切除术加化疗与非切除手术加化疗相比可提高整体生存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血清神经肽S(NPS)水平与微觉醒之间的关系,探讨基于NPS的OSA相关微觉醒发生机制,为下一步研制改善OSA患者因微觉醒频发所致的日间嗜
近年来,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主要涉及到水环境的污染和空气环境的污染。Pb2+的积累会对人体造成各种有害影响,如肾损伤,贫血,记忆力减退甚至癌症;尽管Cu2+
词汇的使用一直以来在二语写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篇高质量的二语写作必然要在词汇选择上下足功夫。因而,词汇丰富性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虽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
本文以文化误读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金庸的原作《鹿鼎记》和闵福德的英译本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译作中的文化误读现象。关于Deerandthe Cauldron译作的
出现于明代中后期的戏剧作品《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简称《劝善记》),是现存所能见的最早且影响最广的目连戏剧刊本,是文人郑之珍在继承历代“目连救母”母题故事及目连戏
背景:胃上部癌亦称近端胃癌,一般多发于贲门至胃大弯以及胃小弯上三分之一连线位置,其发病率在胃癌发病率中的所占比例逐渐提高。胃上部癌具有独特的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特征,在
骨软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易造成关节疼痛,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骨软骨界面结构的复杂和关节软骨结构特殊、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有限,在临床治疗仍存在较大的
随着油气的开采重点由浅水区向深水区转移,传统的水下生产系统由于安装难度大,作业成本高,通信可靠性差等缺点,已经不适应开采深水油气资源的开采工程。如何设计出适用于深水
近年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癌症时刻困恼着广大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由于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和快速转移,导致其成为治疗的最大阻碍,传统的治疗方式如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
目的:建立大鼠VILI模型,测定大鼠肺内核苷酸低聚域式受体系半胱天冬酶征募域3(NLRC3)的生物量表达变化,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以求在VILI的预防和诊疗上发现新视角。方法:选择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