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家具结构装饰部件源于史前,兴于宋,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是明清家具的一大装饰手法。其本身不仅是起支撑重量、加强牢固的功能结构件,而且是极富美感的装饰部件,同时在协调家具比例尺度,彰显家具时代特色,体现历代家具风格的统一性继承性方面担任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这些部件可以说是家具赖以造型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家具结构中的“模件”,其自身独特的造型与装饰艺术是新中式家具设计的最佳借鉴元素。通过对自家具萌芽时期到清朝末期的中国传统家具结构装饰部件的造型与装饰的艺术特点的研究,探讨其起因,总结其规律,这对我国现当代家具设计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实践指导与促进作用。而对中国传统家具结构装饰部件以上诸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本论文首先按结构装饰部件出现的时间顺序,从其种类、材料、工艺等方面作了介绍分析。同时采用比较分析法,以各个历史时期为背景,对每个结构装饰部件在不同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品类的家具的造型与装饰艺术作了比较性地论述。通过对各自产生、发展和延续的前后演绎轨迹的研究,总结归纳了每个结构装饰部件的造型与装饰发展规律,得出:大部分结构装饰部件的造型与装饰都是后一个朝代对前一个朝代的吸取、继承与演变,结构装饰部件随时代、家具品类与技术的提高而不断上升发展与完善,同时又各具时代特色。从而探讨了影响其发展规律的成因,即其与生活所需的“事”因(起居方式、生活方式、家具品类)、大木作建筑(技术、形式方面的借鉴,家具又被称为“小木作”)以及与社会(思想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最后得出:中国传统家具结构装饰部件对我国现当代家具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通过多方面的分析与探讨,揭示了我国博大精深的家具文化以及与家具设计休戚相关的精神内涵。同时指出:中国传统家具结构装饰部件的造型与装饰艺术特点不仅仅是形成我国现当代家具设计的民族因子,其所隐藏于背后的文化与思想因素才是“新中式家具设计”借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