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Emily Dickinson's Religious Attitude in Her Works: a Text Study of Her Poems and Letters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创新。她的诗歌不仅外在形式独特,引人注目,其诗歌内在蕴含思想也独具匠心,令人深思。由于狄金森思想深刻,对人生有她自己独特的见解,她的诗歌往往晦涩难懂,如迷一般耐人寻味。在狄金森所有诗歌中,其宗教诗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死亡诗不但所占比例大,而且最为令人费解。这些诗歌有些可解读为赞同基督教的诗,有些可解读为反基督教的诗。很多学者因此将狄金森视为对基督教充满矛盾态度的诗人。为了了解狄金森的创作意图,更好的欣赏这两个主题的诗歌,本文通过细读的方法对狄金森的诗歌和书信进行了考察,对她的宗教观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了其不信仰基督教的研究结果,为从合理角度解读其宗教和死亡诗确立了基础。   论文共分三个章节。   第一章首先分析了狄金森家族与基督教的深厚关系,介绍了狄金森成长环境中浓厚的基督教氛围。接着通过对狄金森几首宗教和死亡诗歌的分析,展现了其宗教和死亡主题诗歌晦涩难懂和表现内容冲突的一面,表明了此次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章重点分析了狄金森诗集中不同类型的诗歌,通过对狄金森诗歌的赏鉴和归类,从中探寻其宗教观,展现了狄金森在对待生活、对待现世和对待来世态度上与基督教观点的不同。反映出其对基督教的反叛。   第三章主要通过考察狄金森的书信集,探索了她在不同年龄段对待基督教的看法。本章截取狄金森青少年,中年和老年三个片段,分析其与朋友多封书信中关于基督教的讨论,最终得出狄金森一生都不认同基督教的结论。   通过文章三个部分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狄金森生活在宗教氛围浓厚社会背景下,她对基督教进行过大量思考,这些思考不仅反映在她的书信中,还反映在她的诗歌当中。但她诗歌中对基督教主题的涉及并不代表她对基督教的喜爱和赞同。迫于当时声势浩大的宗教复兴运动和周围亲友劝其皈依基督教的压力,狄金森不得不在诗歌中委婉表达出对基督教的叛逆。此项研究的价值在于将狄金森的诗歌和书信结合,全面多角度、细致入微的探寻诗人的宗教观,继而从整体上把握其诗歌创作思想,破译其晦涩难解的宗教和死亡诗歌,展现其深邃、不同寻常的思想。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文坛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在她众多作品中,女性问题一直是其关心的重点。《简·萨默斯的日记》(1984)就是一部描述女性生活的作品。   学者们从不同的
简·奥斯丁的小说往往都是关于生活在乡间的三四户家庭的日常生活,重点描写这一生活圈内的年轻男女的生活以及其相互关系。爱情与婚姻往往是这些小说的核心主题,但同时简·奥斯
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同时也改变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源于对经济利益的疯狂追求,人类开始掠夺,仇恨和漠视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急剧恶化并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某些语境下,为了达到幽默、讽刺、标新立异等修辞效果,作者/说话者通过模仿现有词语,更换现有词语的某个词素而临时创造出新词语的修辞格称为仿拟。仿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This paper goes beyond Sino-Nordic Arctic science diplomacy and looks at Sino-Nordic Arctic triple-helix knowledgebased collaborations among academia,business,civil society(the inclusion of which move
本文借鉴了支永碧(2010)从语用预设视角开展政治话语批评性分析的理论框架。在预设触发语、名词化预设、语言的评价性研究以及隐喻预设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从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