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太赫兹极化转换和全金属光吸收超材料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p283106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工超材料因能通过单元结构设计来获得在自然材料中不存在的特异电磁性能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并发展出许多新颖的应用。特别是利用构筑的微纳米超材料中激发的表面等离子体效应,可以实现对太赫兹以及光波不同于寻常光学现象的独特调控。例如:用效率高、体积小的超材料实现对太赫兹电磁波的高效极化转化以及对可见光的宽带吸收,在探测、通信、感应以及光热、光伏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带宽较窄仍然是目前太赫兹电磁波极化转化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限制了太赫兹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导热差制约了可见光吸收超材料的应用范围。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新颖的具有渐变长边的叶片型极化转换超材料和全金属的吸波超材料,来分别实现对太赫兹电磁波的宽带高效线极化转换和对可见光的宽带吸收产热,并分析了作用机理。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首先,为突破现有超材料实现电磁波极化转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其反射场在正交方向上的电场分量具有π相位差,受超材料表面等离子体谐振线宽的限制而难于拓展工作带宽的问题,我们提出通过调控超材料的基频和3倍频等离子体谐振的频点间距和线宽,使之实现跨越两个谐振频段的连续π相位差,以满足宽带极化转换条件的方案,并进而设计出具有圆弧长边的叶片型宽带、高效太赫兹线极化转换超材料。研究了叶片结构长短轴、介质厚度和介电常数等对超材料极化转换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当超材料结构的周期单元尺寸为260μm、叶片长边为圆弧且叶片长短轴为165μm和57μm、介质层厚度为48μm时具有最佳的宽带线极化转换性能,此时其沿结构长边方向电场分量的相位具有相连的两个弛豫现象,从而使相位在三个频点处具有标准的π相位差,这优于其它形状超材料只在两个频点处具有标准的π相位差。仿真模拟和实测数据表明,该极化转化器在0.55 THz~1.15 THz频段极化转化率优于0.98,并且垂直极化率优于0.8。我们研究还发现通过对单元尺寸、长短轴尺寸和介质厚度等比例线性缩小,可实现更宽频段的太赫兹波线极化转换,具有优秀的可移植性。例如:当超材料结构缩小2.6倍,即单元尺寸为100μm时,极化转化器在1.25~2.75 THz频段内实现0.98左右的高极化转化率,工作带宽达到1.5 THz。其次,利用Ni金属的高熔点和高导热特性,我们设计了全金属的超材料结构来吸收可见光。全金属超材料由Ni金属环竖立在Ni的金属薄膜构成。我们研究了超材料结构单元的尺寸、金属环的高度以及壁厚等对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出在可见光全波段的吸波率达到95%以上的全金属超材料,且85%的频段吸波率达到98%。具体的结构参数为:结构单元尺寸为300nm,金属管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为100 nm和150 nm,金属管的高度为140 nm。其宽带吸收可以用来源于金属结构对电磁波的局域等离子体共振作用形成了三个电流损耗回路来解释。研究还发现,该全金属结构超材料具有宽入射角适应特性,即光波入射角在0~50°范围内,在全可见光波段的吸波率均在90%以上。最后我们研究了超材料的热输出特性,发现在可见光照射下能输出216的高温,并且超材料温度分布均匀、热应力小,预示其在光热领域有很好的潜在应用。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力电子系统的集成化及小型化的快速发展,对在脉冲功率系统储能介质陶瓷电容器的储能密度及储能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反铁电储能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双电滞回线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行业方面的发展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我国商业银行中的私人银行业务对该方面关注的群体越来越多.然而现阶段我国对于商
学位
往年这个时候,春回大地,各地田间地头都是春耕备耕的大忙场景.冬闲收归入库的农机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检修,以投入之后忙碌的春耕作业中;当然也有很多机手会选择在开年之际购置
期刊
BIM技术作为一种智能技术,具有3D建模以及数据采集和工程管理多种功能,其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可以结合环保理念,对施工环境、施工过程以及建筑形状以及彼此关联予以考充分虑,从
职业院校的发展进程中,思想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养,还能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提升教育工作的综合效果,具有一定的发展
氧化锌/金属纳米复合体由于其具有新奇的光电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本文的工作中,我们合成了ZnO/Au纳米复合物,通过金纳米粒子与ZnO纳米粒子的连接,实现
藻胆色素生物合成的最后一步为色素与脱辅基藻胆蛋白的连接。藻胆色素的正确连接一般都需要特异的裂合酶来催化完成。在集球藻Synechococcus sp. PCC 7002中,CpcE/CpcF可催化C
由于大气中CO2、CH4和N2O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致使全球气候系统正在发生着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全球气温升高及由此导致的海平面上升,降水分布变异、
城市化和城市区域环境不断恶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城市环境管理越发显得格外重要。污染源是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源。在环保部门和环境监测部门每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