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模型稳健性理论分析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uihe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衡量国家制造业和综合国力水平的标志,高档数控机床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日益加重。在机床多种误差源中,热误差在机床总误差重的比重可达到40%~70%,因此,控制并削弱热误差对提高精密机床的精度非常重要。国内外研究表明,热误差补偿技术重点围绕着温度敏感点选择、热误差建模和补偿等三个方面给予研究。虽然目前已有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补偿实施技术,但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其广泛应用、且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如温度测点优化过程中温度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影响以及模型预测稳健性不足等。针对上述热误差补偿技术的缺陷,本文从温度敏感点选择、热误差建模和补偿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理论和方法,并进行了大量实验数据分析,最后以实际机床为例进行了热误差补偿实验验证。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数控机床稳健性热误差建模方法,将以灰色关联度为核心的温度敏感点优化方法和以主成分回归分析为核心的建模算法配合使用,共同对温度敏感点优化所需遵循的大权重、低耦合和少布点策略进行处理,既简化了测点优化的复杂度,又有效地提升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健性。2)采用传统的模糊聚类结合灰色关联度的温度敏感点优化算法,对全年分季度的机床热误差数据给予了研究,阐述了该方法选择出的温度敏感点存在变动性特征及其对模型精度影响。3)研究了多元线性回归算法、时间序列分布滞后和主成分回归算法的模型精度和稳健性特征,并总结得到三种模型在热误差建模补偿中的适用范围。另外,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的分布滞后模型精度提升方法。4)介绍了热误差补偿技术的软件实施方法,包括数控平台、热误差测量集成系统、最佳温度敏感点的优化选择、热误差数学模型建立、热误差补偿与精度评定。评定结果表明补偿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期刊
该文叙述了一种对Sr、Cs具有良好吸附能力、固化形态的浸出率低、机械性能良好、价格便宜的新型工程屏障材料的研制.材料先通过理论设计使其具备富铝富钠低钙组成特点,然后对
近年来,日渐增加的电力谐波污染严重影响到电网的供电质量与运行安全;因此如何对电力谐波进行在线实时监测便成了当前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介绍基于80C196单片机的SL-HM1型在线谐波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重点讨论如何在单片机时、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快速、精确解谱;为此文章首先详细介绍了FFT解谱算法以及基于FFT的chirp z算法原理及流程;然后讨论了利用同步采样消除谱泄漏的原理与方法;在参考
该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已有的不插入探针诊断腔链谐振状态的方法,并指出了这些方法的局限性.接着探讨了一种新的测试技术,研究的对象较为普适,允许较长的腔链,不必忽略损耗,可以
在刑侦、反恐等领域中,人脸素描画像对于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人脸素描画像和真实人脸照片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传统的自动人脸识别技术无法直接应用于
该论文首先介绍ECR(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在此基础上讲述了近物所的14.5GHz ECR离子源的结构和特点.该论文主要内容是介绍所研制的适且于30KV高压端的ECR
据此作者以国土资源部科研项目为依据,研制了以PC/104嵌入式微机为控制核心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该仪器主要有以下性能特点:(1)以嵌入式微机为控制核心,实现了仪器的微机化;
近年来,精密定位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精密电磁微驱动器提出了既要测量范围大又要达到测量精确度高的要求。本论文依托于“局部磁场微调式电磁随动高精密驱动方法与动态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005213),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磁场局部可调的电磁微驱动器方案,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分析和样机实验结果的对比,论证了电磁微驱动器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对其电磁特性进行了分析。本文提出的Halbach永磁式
随着脉冲功率源技术的发展,对其参数测试及测控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传统的测试设备已逐渐不能满足脉冲功率源测控系统要求,因而对先进总线及基于先进总线的特殊模块的
X射线的发现和应用,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工具。同步辐射光源的出现,十几个数量级地提高了X射线光源的亮度,成为了多学科研究的理想平台。我国的先进光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