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几丁质酶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vhfdv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广泛筛选、鉴定产几丁质酶酵母,对其产生的胞外几丁质酶进行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果蔬采后真菌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利用几丁质作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从土壤、水果果实表面以及实验室保存的菌种中筛选产几丁质酶酵母;通过透明圈法和DNS比色法,筛选出酶产量较高的菌株进行鉴定及酶纯化研究;观察该酵母菌株个体和群体培养特征,利用常规方法进行部分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并以26SrDNA序列为基础分析该菌株与其他模式菌株的相似性及同源关系,综合这几项特征对该酵母菌进行鉴定;利用硫酸铵盐析、DEAE-纤维素(DE32)柱层析、SephadexG-100柱层析对该酵母产生的胞外几丁质酶进行纯化,结果用SDS-PAGE验证;利用常规实验方法研究该酶的基本性质,并研究其在平板实验上对供试病原菌的拮抗活性。 结果:1.利用几丁质作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分离出9株产几丁质酶酵母菌(依次编号为CY-1~CY-9),发现CY-6菌株产酶能力最强,其发酵液酶活力达2.41U/mL。 2.通过观察CY-6菌株个体和群体培养特征,进行部分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发现该菌株的表型特征与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terricola)最为接近。以26SrDNA的D1/D2区域为基础,分析该酵母菌与其他模式菌株序列的相似性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该菌株与陆生伊萨酵母(I.terricola)相似性大于99%,且在系统发育树中聚成一亚分支。综合其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26S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该酵母鉴定为陆生伊萨酵母(I.terricola)。 3.以不同的诱导物诱导该酵母产酶,结果表明胶体几丁质的诱导效果最好。通过纯化得到一条分子量约为42.4kD的酶带,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50℃和7.0,以胶体几丁质为底物的Km和Vmax分别为6.91mg/mL和12.95umol/min。 4.抗菌实验显示,用纯化后的酶液对供试病原菌进行平板拮抗实验,发现该酶对病原菌菌丝的延伸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结论:1.分离筛选出9株产几丁质酶酵母菌,其中CY-6菌株产酶能力最强,其发酵液酶活力达到2.41U/mL。 2.综合CY-6菌株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结合26S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该酵母鉴定为陆生伊萨酵母(I.terricola)。 3.纯化出该酵母菌产生的一种胞外几丁质酶,测得该酶的分子量为42.4kD,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50℃和7.0,以胶体几丁质为底物的Km和Vmax分别为6.91mg/mL和12.95umol/min,且该酶对几种供试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作为退伍军人,我比一般人要敏感一些”rn发现情况不对的那天,是2020年1月7日.rn这一天,是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的第一天,湖北战友集团董事长杨建桥作
期刊
数字病理切片作为远程医师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精确性直接决定了医师判断的准确性。由于光学显微镜能够识别病理组织结构上的特征,所以光学显微镜成像技术已经被广泛的用在
具体是2019年12月的哪一天,我们已经无法明确,但自那天起,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在病因尚未明确之时,2020年元旦假期来临,人们开始利用假期走亲访友
期刊
镇江市民营经济协会秘书长孙喜能感受到个体工商户的压力.2月下旬以来,镇江市民营经济协会对220家个体工商户进行了抽样调查,只有45家复工,复工率仅为20.5%.一家老字号绸布店
期刊
突发的疫情让所有人措手不及.rn疫情之下,服务、娱乐等行业“备战”春节档的企业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那些准备节后开工的企业也不得不做好随疫情判断开工时间的准备.企业停工
期刊
在大数据时代,为何灾难又在中国重演?最核心的问题是,中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公开透明的、社会共享的公共信息系统,以传统的思维及意识形态为标准的方式控制、管制和筛选信息,
期刊
近些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与之相适应的通信设备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要求天线具有小型化、宽带化等特点。有源天线通过将有源器件和辐射单元的结合可更好
受疫情影响,2019年1月23日至2020年2月9日,大部分中小企业不得不选择临时停工.这十八天,本该是他们的盈利“黄金期”,转眼却成了他们的“黑色星期五”.除了损失客流量,由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