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数控加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Flying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数控加工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图形显示技术对数控加工过程进行模拟的技术。随着数控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使用数控机床的人员越来越多,数控机床的培训与虚拟试制工作也越来越重要。研制开发虚拟数控加工系统,非常适合我国国情,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论文按照从理论到应用,从设计到实现的顺序,阐述了虚拟数控加工系统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和虚拟制造技术,针对虚拟数控加工系统的开发,设计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并对虚拟数控加工场景漫游、刀具轨迹仿真、虚拟数控车削过程、切削力学仿真等模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系统利用跨平台的开源图形引擎OpenSceneGraph(OSG)进行开发,图形生成迅速、对硬件的要求低、便于移植;设计系统结构时充分考虑模块的独立性,并留有扩展接口,使整个系统实用性强、灵活性好;系统根据对数控程序的识别信息作相应的直线插补或圆弧插补仿真,形成刀具运动轨迹曲线,运用OSG模拟三维切削过程,既可以帮助数控机床学习人员学习数控程序,也能帮助设计人员通过虚拟试制检查其数控程序的合理性,可节省机床资源和试制成本;针对现有虚拟数控加工系统中物理仿真较少、且鲜有与几何仿真相结合的问题,本系统对物理仿真中的切削力学模拟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虚拟数控加工过程中能同步输出其切削力、切削功率的仿真曲线图,为选择刀具、设计夹具、制定工艺及确定合理的金属切削用量,优化刀具的几何参数等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论文的研究成果在所开发的虚拟数控加工系统中获得了成功的运用。系统实时性强、交互方便,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现场数控加工感觉,且具有几何与物理的多种仿真功能,实用价值强、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为系统的进一步开发与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液芯大压下技术对于铸坯减薄和提高铸坯内部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轧辊是最关键的工具,因此在液芯大压下轧机的设计工作中,轧辊的设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轧辊在热应力
南北地震带南段位于印支块体、青藏高原块体和扬子块体的交汇处,地震活动频繁,地质背景复杂,构造活动强烈。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使得该地区各个单元在地壳速度结构、重力异常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模式有了很大的变革,其中,网络技术更是计算机技术延伸与扩展。计算机网络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工作、学习变得便捷、高效。
稀土离子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在蓝绿激光器、色彩显示、高密度信息存储、荧光探针、灯用荧光粉以及海底通信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关于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掺杂比例
对于单一的地球物理方法,其数据的获取必然是有误差的,而且受到地下极为复杂的构造影响,只用单一的地球物理数据反演必然会产生错误,导致无法得到较为可信的地下介质分布信息
重-磁-震联合反演是获取地壳结构的重要方法.此次研究,我们主要基于全球最新的水深、重磁异常、沉积物厚度等数据,结合实测地震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海—西太平洋地
四川省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以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重点介绍了天府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近年来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教学领域。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启动了教学质量工程,鼓励各高校积极开发网络课程,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高校的网络课程是
艾伯特·维尼奇奥·拜雅(Albert Vinicio Baez,1912—2007)是美国著名西班牙裔科学家、物理学教授。他不但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是国际科学教育领域的先驱者
本文尝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源自于农业文明的乡土性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呈现出怎样的流变过程?文章以一个外出务工型村庄为调查对象,采用实地调查的定性研究方式,运用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