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调节学习已成为国内外教学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通过对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均发现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与学业成就有很高的相关,并能很好的预测学生学业成就的分布。而对于相对复杂的写作教学研究领域,却鲜有关于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而实证研究更是只在国外有屈指可数的几个。
因而本研究以处于习作学习关键期的小学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三个实验对自我调节学习在学生的习作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1)对20名语文教师进行访谈,由其叙述与访谈提纲相关的内容,然后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对访谈所得的材料进行编码分析,从而确定小学五年级学生所具备的习作知识、习作策略和习作修改策略;(2)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对比教学研究,其中实验班接受习作策略学习和自我调节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照班则仅接受单独的习作策略学习,最终分析这两种教学方式对习作成绩影响的差异性;(3)采用问卷法,分别在实验二开始前、实验中和结束后调查可能对习作成绩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对其进行中介分析,研究自我调节学习对习作成绩的影响过程。
结果表明:(1)通过访谈及质性分析,得到了小学五年级学生所具备的六项习作内容、五项习作策略和七项习作修改策略,编码者的归类一致性系数达到了编码的信度要求,并且具有一定的内部效度;
(2)本实验所使用的习作策略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习作成绩,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也会对学生的习作成绩产生积极影响;
(3)同时接受习作策略和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学习的学生比仅接受习作策略学习的学生得到了更大的习作成绩的提高;
(4)自我效能感、习作知识、习作计划和习作修改均会对习作成绩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感、习作知识、习作计划是自我调节学习与习作成绩间的中介变量;
(5)各因素的中介作用表现出层次性,自我效能感是最基础的一层中介作用,直接受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对习作成绩产生作用,习作知识和习作计划则受到自我调节学习和自我效能感的双重影响,对习作成绩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