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与共赢:地缘政治视域下跨境教育合作的优化路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ged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积极参与双边、多变和区域性、全球性教育合作,扩大教育开放。刚刚公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动与其他国家学位互认、标准互通、经验互鉴,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也提出: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教育合作。地缘政治既是国际政治的理论延伸,亦是国际交往的实务展演。中国与东盟一衣带水、陆路相连、隔海相望,具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紧密地缘政治关联。地缘政治视域下,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拥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包括:山水相连的地理区位优势,源远流长的历史交往脉络,优势互补的经济协作基础和成果丰硕的现实合作根基。通过借助“文明冲突论”和“风险社会理论”理论工具,基于“概率-影响-程度”三维度仔细梳理影响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地缘政治化风险程度,并结合“资源禀赋-博弈能力”象限模型进行研判:当前中国-东盟教育深化合作面临着地缘政治化风险趋强的困局。运用“一核多维”架构对当前“趋强”困局的根源进行剖析,新旧秩序交替大背景下的利益博弈是“核心”根源,随着中国和平崛起与西方势力遏制,东盟在亚太乃至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重要性与日俱增,东盟将在未来“东-西”博弈棋局中扮演重要的“棋子”之一。跨境教育合作本质上已不单纯是教育问题,而是以政治为核心的综合问题。造成当前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地缘政治化趋强的“多维”根因主要表现为:地缘利益博弈为核心的内在动力,大国利益博弈为基础的外部压力,“儒-释-伊-天”多重博弈的文化信仰差异,中国国内省际间差异削弱“中国侧”合力以及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日趋地缘政治化。为有效规避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日趋严峻的地缘政治化倾向,应着重从基本前提、关键要素和具体路径三方面着手。基本前提包括坚持内生发展作为自由合作的根本前提,借助优化合作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压缩时空距离,以文脉为纽带巩固双方合作的民心根基,以“互利共赢”作为深化合作的核心要义;关键要素包括:军事互信为前提,政治互敬为基础,成果互享为保障;具体路径包括:教育层面继续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建设,政府层面统筹协调“中国侧”对东盟的教育合力,民间层面维护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民间基础,国际层面营造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良好国际环境。
其他文献
以某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为对象,提出减少和延缓反射裂缝的措施,并通过详细的路面状况调查和分析,以减少和延缓反射裂缝为前提,对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设计思路、
8月29日,随着二期展馆六大馆的整体亮相,作为我国首家综合性工业博物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涵盖21个主要工业门类,填补了我国工业类综合博物馆空白的中国工业博物馆正式宣布对
中药材产业扶贫是当前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有效解决中药材资源禀赋较高地区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该文在分析中药产业扶贫现有成效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
中国家电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占据家电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家电企业寻求发展的方向不再局限于产品的创新,新的营销渠道的开辟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城市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限于城市硬实力的竞争,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城市形象的塑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关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发展问题,在理论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建国以来不断完善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在不同时代对中国
<正>在观察和研究周围的事物时,我们常常要比较或测定它们的长短、大小、轻重等,这些可以比较或测定的事物的性质都是量。因此,计量成为人们进行生产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间经济联动性逐渐增强,国家间政策外溢性凸显。美国作为全球经济体的锚,其货币政策导向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经济体有着重要影响。2015年加息
在少量添加和不添加钒的两种成分条件下,采用低温轧制和快速冷却的工艺试制了HRB400E抗震盘螺。对试制产品进行了力学性能和高倍组织的检验。试制结果表明:加钒盘螺屈服强度在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此背景下,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抓住机遇,响应国家号召,尤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更应结合专业特点,助力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