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当代“地下人”的群像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know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拉基米尔·谢苗诺维奇·马卡宁是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之一。他出生于1937年,在他人生的最初阶段与文学并没有多大的联系,后来他发现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决定弃理从文,开始了漫长的文学创作生涯。他的一生著作颇丰,从处女作《直线》到《艺术家·H》,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带给人们深刻的思考。作为一位成长于20世纪中期的作家,马卡宁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变革带给人的影响,也一直关注着不同的人在时代浪潮中的不同生存状态,并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在文本中。《地下人,或当代英雄》这部长篇小说是马卡宁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发表于1998年,并荣获诸多奖项,是马卡宁文学创作道路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小说以一位“地下作家”的视角展现了在苏联解体前后不同人的命运,作家运用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将传统文学中的“地下人”,“当代英雄”等诸多经典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书写了一幅以主人公彼得罗维奇为首的当代“地下人”的群像。作为一部描写人的作品,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自然是值得关注的焦点。作品的题目已经使读者联想到传统文学中的“地下人”和“当代英雄”形象,马卡宁以经典文学中的经典形象为依托,赋予了作品中的人物新的时代特色。彼得罗维奇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却从未发表过任何作品,他甘愿放弃成为知名作家的机会,甘愿成为被世人遗忘的“地下人”,然而就是这样不起眼的“地下人”,马卡宁却赋予了他们非凡的时代意义,将他们称为“当代英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除了彼得罗维奇之外,还有很多,他们都以自己的人生书写着时代的跌宕起伏。本文以哈利泽夫关于人物形象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地下人,或当代英雄》中的人物形象与经典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关系,分析马卡宁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独特手法,提炼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总结人物的价值取向,把握作者与人物形象的关系,从而使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马卡宁塑造这样的人物形象的用意,了解他想要通过这部作品传达的思想。一部真正有价值的作品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它总是会带给人们永恒的思考,即使是在已经迈入21世纪的今天,这部作品依然能给我们很多的借鉴和启迪。
其他文献
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DEM生产时,处理效率高,更新周期短,具有很多明显优势,但由于可参考借鉴的经验较少,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本
在开放的学校教育系统中,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但教师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探讨和实际操作中一直被忽视.本文本着全程教育思想,具体论述了
南京晨报是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活跃度极高的都市媒体,2017年,南京晨报打造智慧社区融媒体服务平台,是积极贯彻十九大关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相关精神,是传统
从满足相同设计工况和降低涡轮叶片铸造难度角度,选取更适于铸造的叶型,确定影响叶片叶型的4个几何参数,即前缘楔角Φ1、后缘楔角Φ2、前缘半径r1和后缘半径r2。推导优化目标
无人驾驶汽车作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一种,是集机械,电子,传感器,信息等多学科领域的智能化产物,主要依靠车载的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来实现无人驾驶。全球各大研究所,企业及高校正鼎力研究着无人驾驶汽车的相关技术,其已然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算法层面可分为:环境感知层,决策规划层,运动控制层。本文在环境感知层与决策规划层针对路径可定位性问题展开研究。已有的路径规划算法通常能够计算出优良结
昆虫的蜕皮由蜕皮激素(20-hydroxyecdysone,20E)和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协同调控。蜕皮激素通过与蜕皮激素受体EcR(Ecdysteroid receptor)和超气门蛋白USP(完全变态昆虫中称为Ultraspiracle protein,渐变态昆虫中称为RXR,Retinoid X receptor,维甲类X受体)的复合物结合,进而调控一系列下游转
山东省莱州市工人文化宫府前科技中心金刚石制品厂,最近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异型石材加工用金刚石磨轮,并投放市场,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Lai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完善,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手机中储存了大量的信息,人们使用手机进行沟通、储存、支付、娱乐,在享受它的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它的弊端
随着十九大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阶段目标,提高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高校的主要工作任务。在当前的新工科环境下,本文基于TRIZ理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
日前,在2017“互联网+”数字经济中国行·广东峰会上,腾讯公司正式发布了人工智能(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自此,BAT三巨头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均有所布局。得益于深度学习算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