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银行诞生之口起,信用风险便伴随其左右。信用风险不仅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出现大量的不良资产,更是流动性危机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乃至引发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加强我国信用风险监管,关乎银行业健康稳健发展,更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重要现实课题之一。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监管中存在着起步晚、基础弱、发展滞后的问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信用风险仍是构成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信用风险的形成根植于信用活动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导致交易双方之间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引起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薄弱环节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选题的背景,并对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整理及概述;第二部分从信用活动的不确定性及信用风险的形成机理出发,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以及对银行监管的影响;第三部分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历史沿革及现状进行了概括;第四部分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关系进一步进行了理论探讨;第五部分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尝试性的解决办法。本文主要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信用风险发生的原理以及信用活动的不确定性,通过建立博弈模型从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降低信用风险的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