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泰瑞西斯在《荒原》中的作用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om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总需要一些哲学、美学思想来支撑。T.S.艾略特一生写下了一系列极具独创性的作品。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荒原》的发表给西方文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 《荒原》中引证了大量的神话和传说,运用大量现代艺术表现手法,比如现代派绘画、立体主义的视角以及音乐手法,使之成为现代主义诗歌的一座里程碑。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泰瑞西斯这一神话人物在《荒原》中的作用来探讨支撑艾略特诗歌创作的哲学观。 《荒原》的内容极其丰富,从艰难的个人经历到复杂的哲学、美学思想无所不包。战后世界与个人危机的痛苦以及对写作的那个重要时期的焦虑感孕育了它。战争本身似乎为表现断裂和文化绝望的艺术的出现提供了最有力的理由。通过大量的典故、引语、仿讽,它既与传统相联系,又与传统分道扬镳。它以嘲讽的口吻描写这个每况愈下的时代,却又企图建构自己赎罪式的神话。它十分具有戏剧性,由各不相同的场景构成,却又包含在一个整套构思广阔的诗体之中。零碎的片断构成《荒原》一诗的基本要素,这种断裂的创作手法是一种建立联系的方式,它将过去与现在,将神话和宗教的感受与世俗世界,将艺术与它当前的使命连接在一起,在使艺术的可能性趋向抽象的同时,又对它加以澄清。 艾略特宣称现代诗人应将智慧和感性调和起来,从不同的意识中创造出新的整体来。那个瞎眼的预言家,长着皱巴巴乳房的老头泰瑞西斯便在诗中起这种作用,他将过去与现在,男性与女性融为一体,又把多年之前的预言和当时的事件联系起来。 艾略特笔下的现代人一方面深感现代社会难以适应,而沉湎于以前那种和谐而有意义的人生幻想之中;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探索着自己有意义的存在和完整的人格,寻求着对那个充满着问题的社会的最佳解决方法,期待着神灵降 JWeed\ 硕士学位论文 ④MAS”rFR’S TlfeSIS临,权威的恢复和秩序的重建。泰瑞西斯便肩负着这一使命,然而他并没有成功。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艾略特成长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的文学观点。艾略特成长于社会和政治大变革的年代。一战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与前大不相同,人们承受着梦幻破裂的痛苦。时代在变,艺术也随之改变。艾略特的作品探索着这个世界带给人们的不安和焦灼。艾略特丰富的学识使他的作品大为增色,在《荒原》一诗中,他充分应用了他的诗歌理论,如“历史意识”,“非个性化理论”,“客观对应物”以及神话手法。第二章探讨影响《荒原》创作的几个主要因素和当时盛行的西方文艺思潮对艾略特的影响。二十世纪早期的艺术家们极力探索着一种新的世界观,传统的二元论受到挑战。立体主义在文学和艺术上得到应用,一件作品可以从多个视角来观察和欣赏。艾略特在《荒原》里将各种城市生活场景的片段并置,使它有一个可以自我反射的空间,使读者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危机一览无余。艾略特认为,从一个视角来看,一种现象中的各个物体都是有序的,可是如果视角发生变化,结构也会随之变化。第三章分析了运用在《荒原》中的神话手法,并从神话的视角来分析泰瑞西斯的作用。艾略特借助这一神话人物来为《荒原》的创作提供一个更高视点,从时空之外来观察这个光怪陆离的现代世界;第四章探讨泰瑞西斯在《荒原})中的仿讽作用,首先分析在文学传统中泰瑞西斯的仿讽作用,然后具体分析他在《荒原》各章节中的仿讽功能。通过这一人物反映了艾略特的最基本哲学思想,即共相和殊相不能统一;第五章分析了泰瑞西斯在《荒原》结构中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可以看出泰瑞西斯这一人物并不能解决困挠着艾略特在哲学上面临的难题,即无法解决共相和殊相的和谐统一。他“瞎着”眼 “看着”这个每况愈下的世界,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思考空间。
其他文献
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黑人女作家,被誉为“黑人妇女文学之母”。其作品的故事背景大部分是在阿拉巴马州和佛罗里达州南部。赫斯顿的作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日趋频繁。中国需要越来越多的既拥有专业知识,又能用英语成功地与外界交流的大学毕业生。然而,成功的跨文化
该文以美国短篇小说家蒂莉·奥尔森写作中女性语言和沉默的关系为主题,在回顾了不同时期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对于女性语言和沉默研究的基础上,对奥尔森塑造的女性人物的沉默与语
布克奖入围者牙买加裔英国年轻女作家扎迪·史密斯凭借处女作《白牙》奠定了其在当今文坛的声誉。她的小说均以多元文化和移民生活为创作主题,探讨了种族和文化杂糅等社会问
介绍了甲基异丙酮的多种合成路线,主要有异丁醛-乙酸法、异丁酸-乙酸法、甲基乙基酮-甲醛法和异戊二烯法.概述了国内外甲基异丙酮的的开发和生产现状,并分析了国内市场现状,
老师的书面反馈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外的研究者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见Hillocks1986;Knoblauch&Brannon1981; Krapels1990; Leki1990; Reiche
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利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展示了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的活生生的画面,该文试图对《格列佛游记》中幻想和现实的统一做一些评析.他运用幻想的手法刻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