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的非线性岩梁混沌动力学分析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00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在许多煤矿井下开采中的冲击地压问题是岩石力学面对的长期悬而未决的最困难的难题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长期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由于该问题的复杂性,目前对于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和条件仍不是十分清楚,距离彻底解决冲击地压问题仍有相当的距离。本文利用混沌动力学的方法对顶板系统的失稳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为冲击地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冲击地压的预测与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成果如下:(1)通过建立夹支、固支和悬臂梁体力学模型,并应用三次非线弹性本构关系近似模拟峰后软化效应,建立了模型的非线性控制方程。采用Galerkin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得到微分动力系统,利用Melnikov函数法求得了无扰动系统非稳定平衡态的条件,包围中心的闭周期轨道和扰动系统进入Smale马蹄混沌的条件,并计算得系统通过次谐分岔进入混沌状态;(2)基于混沌理论求得了夹支梁、固支梁和悬臂梁型顶板煤层型或顶板型冲击地压发生的失稳判据及失稳的扰动条件,认为顶板型冲击地压的发生都具有随机性和初值敏感性的特点;(3)顶板系统非稳定平衡态的条件就可以成为顶板煤层型或顶板型冲击地压发生的判据。与顶板破断的极限跨距做对比,建立了动静结合的判断顶板稳定性的双重判据;(4)顶板稳定性主要受拉应力控制,通过对固支梁与悬臂梁判断顶板稳定性双重判据的分析发现顶板的冲击危险性与其抗拉强度密切相关,抗拉强度越小,其冲击危险性越小;(5)冲击地压多发生在地质构造带,本文通过对轴向力的分析发现,当存在轴向力时,岩梁的失稳跨距明显减小,且轴向力越大,失稳跨距越小;(6)认为应用强度理论计算的顶板破断的极限跨距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煤岩材料简化为线弹性模型,只考虑峰值强度,未考虑峰后的软化效应;二是计算中只考虑横向载荷下的纯弯曲,未考虑轴向力下的复合弯曲;(7)根据失稳理论思想,利用Hamilton表述方法,求得了系统的势能函数,是对失稳理论的进一步认识和发展。因此应用混沌动力学方法研究冲击地压问题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轨道型电磁发射器的动态电磁场分析涉及运动效应并且涉及从静止导体流入运动导体的电流。目前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还无法对这种情况直接进行分析,而只能对电枢位置固定的情况
莎士比亚的《麦克白》自问世以来,上演了无数版本,在内容或形式上都各具特色.近年来,这一经典文本更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被“本土化”,第七届乌镇戏剧节上演的《麦克白脱》便
电力变压器是重要的变电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受生物免疫启发建立的人工免疫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智能系统,具有高度的自适应性,并且具有学习,记忆和模式识别能力。本文利用人工免疫的有关概念和理论,提出了两种基于人工免疫的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并用实例分析证明其有效性。主要工作如下:(1)将人工免疫识别理论应用于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提出了基于人工免疫分类的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
在《到灯塔去》中,伍尔夫用其独特的写作技巧,表达出女性视域下的意蕴内里,呈现出生命的恒久气质,为读者解剖生命的意义,拓展新的精神空间及思考.
海上石油平台向陆上输油环节,需要采用高压大功率电动机,通常平台内自带柴油发电机组,无法满足功率需求,而需要陆上电网供电。在平台离岸距离较远的情况下,采用直流输电经济
室内装饰设计行业中,AutoCAD软件是主要的制图工具,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人员,就需要掌握相应的制图技能.本文首先分析装饰设计行业制图的现状,提出了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图
当今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领域是包容的、活跃的、与国际专业音乐创作潮流相接轨、既学习借鉴又保有自身特点的话,那么站在历史语境下观察十二音音乐在中国上世纪20年代至80年
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互动式教学可以达到这个要求。自主互动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目标,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础,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和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富有成效,是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主要阐述了互动型教学的特征及互动型教学情境的构建两个方面的问题。 
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变压器容量不断增大,对变电站主设备变压器保护的快速性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设计一套采用DSP+A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课程之一,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舞蹈律动运用的合情合理,能更高效地帮助学生鉴赏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在流行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