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报道与国家形象塑造———以《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报道为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奥运历史篇章,从第一届奥运会开始举办伊始至今,奥运会的点点滴滴都成为全球人民关注的焦点。它为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国际的积极认同,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契机。新闻报道在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中,传播着以奥运会为中心的一系列活动,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工具和主要力量。新闻报道在雅典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中对于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有目共睹。因此,作为又一次的全球盛会,应该充分利用伦敦奥运会举办契机,向全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丰硕成果、扩大国际影响力,从而提升国家形象。  本文运用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理论,就《中国体育报》、《人民日报》中关于伦敦奥运会的报道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报道新闻的数量。《中国体育报》共有725篇,作为中国体育唯一以体育新闻报道为主的日报,对伦敦奥运会这种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非常精细,数量远远超过《人民日报》的315篇,但是《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对外宣传的窗口,对伦敦奥运会的报道也相对全面。  2、报道新闻的主题。《中国体育报》和《人民日报》都是以伦敦奥运后这一大型体育赛事的国际影响力为借助平台,从赛事本身出发,既对赛况进行了全面的报道,同时又拓展了体育报道的外延,将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与伦敦奥运会有关的人文类报道在两家报纸上都得到了体现。《中国体育报》除了赛事之外,不失时机的向读者们介绍了运动员的训练生活以及成功背后的血与泪。《人民日报》在一定程度上将体育与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向读者们介绍了国家的发展状况和文明程度。  3、报道新闻的体裁。两家媒体的报道体裁都不拘泥于单一的表现形式,通讯、消息、图片、特写、评论和专访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的结合。  4、报道新闻的倾向。《人民日报》从整个报道新闻的倾向性来看,同《中国体育报》一样,主要采用积极、正面的基调为主,只有在羽毛球消极比赛、对叶诗文的怀疑以及裁判的“搅局”等一些突发事故采取了消极的态度。  5、报道新闻的引用来源。两家报纸的新闻引用来源都比较单一。《人民日报》在报道的过程中体现了报道版块的多样化、报道尺度准确适度、报道的主动性的传播策略技巧;《中国体育报》在报道的过程中体现了报道内容的全面性、报道内容的客观性、言论观点鲜明公正、充分的利用图片及微博的助场的传播策略技巧。
其他文献
初中化学教师担负着重要的教书和育人的责任.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学好化学,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这是许多初中化学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也是需要认真研究
本文主要以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任务驱动模式的整合运用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为主要依据,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任务驱动模式整合运用的可能性和必
“咪咪咪……”音乐闹钟响了,我立刻从床上爬起,穿上衣服,快速刷牙洗脸.你们猜,我这么急去干什么?原来,一位名叫斐斐蓝的女孩约我去参观他们的学校--“科技小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准备活动是使人体从安静状态过渡到身体适宜运动状态而进行的有目的的身体练习,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当前高校排球普修课中教师和学生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练习手段单
天马行空,或者秉承一贯的风格,抑或者坚持一种原则,无论如何,任何设计作品都是应该被尊重的。在巴黎和伦敦,人们聚焦的是那些显赫的品牌,论资排辈,如数家珍,这一切在纽约却会毫无疑问地被颠覆,这里需要的不仅是对时尚虔诚地顶礼膜拜,更需要彰显美利坚引以为傲的自由主义精神.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期刊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凸显、老年群体快速增加的离退休职工党组织建设中,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活力,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党建工作的创新,首先是思想观
要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激发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加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二、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三、创设农村小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