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石油能源的枯竭以及排放对环境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因轮边驱动电动汽车在其整车结构与动力学控制等性能方面的独特优势,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受到广大学者和企业的密切关注。但是由于其非簧载质量增大给整车带来的垂向振动问题,导致车辆行驶平顺性变差,使得轮边驱动电动汽车在将来的推广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对于这个问题,本文做了如下研究:首先,基于四分之一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在不同路况下,分别对集中电机驱动、传统轮边驱动和车轮减振型轮边驱动系统进行了平顺性仿真对比试验,分析研究了各自的垂向振动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集中电机驱动系统,传统轮边驱动系统的垂向振动较为强烈,车轮减振型轮边驱动系统的垂向振动较为平缓,其平顺性能最优,故选择车轮减振型轮边驱动系统作为后续优化工作的研究对象。其次,对于轮边驱动系统非簧载质量增大给车辆平顺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先从幅频特性和均方根响应两方面对车轮减振型轮边驱动系统进行了单因素参数影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增大电机悬架阻尼,车辆各性能评价指标均能得到改善;增大车辆悬架刚度,车辆各性能评价指标均有所恶化,但车辆悬架阻尼和电机悬架刚度对各性能评价指标的影响在幅频特性分析和均方根值分析中表现不完全一致。基于单因素参数影响分析,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影响车辆平顺性能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选出了可提升车辆行驶平顺性的最优方案组合。然后,为了更好地改善轮边驱动电动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对车轮减振型轮边驱动系统进行了不同的主动悬架布置方案设计和参数优化设计,基于四分之一车辆动力学模型,分别对两种优化设计前后的车轮减振型轮边驱动系统进行了平顺性仿真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主动悬架布置方案均能改善车轮减振型轮边驱动系统的平顺性能,其中主动悬架布置方案二效果更佳;而利用FMINCON函数对系统参数进行非线性规划优化设计(函数优化)后的车轮减振型轮边驱动系统的平顺性能优于两种主动悬架布置方案。接着还对比了主动悬架布置方案和第三章中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后车轮减振型轮边驱动系统的平顺性能,最终发现正交试验优化设计法的改善效果也优于主动悬架布置方案设计。最后,为了更准确地选出最好的平顺性能优化设计方式,在Simulink中搭建了车辆信息更全面的九自由度的车轮减振型后轮边驱动电动汽车整车动力学模型,将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和函数优化设计后的系统悬架参数应用到整车动力学模型中,并在不同路面输入下进行平顺性试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函数优化设计后的整车车辆行驶平顺性能在部分路面输入下有所改善,而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后的整车车辆行驶平顺性能在所有路面输入下均可得到提升,有效地改善了轮边驱动电动汽车的行驶平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