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从文字本义出发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等探索“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理论内涵及其应用。 方法:本文采用中医文献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研究方法,运用检索和分析的手段,收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理论内涵及其应用,并对各类资料进行分类研究。 结果:“痰饮”是一切饮邪的基础,饮邪病因病机皆因脾胃功能障碍,中焦阳虚,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液内停于肠胃而为痰饮。仲景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有两层内涵,一者针对痰饮脾肾阳虚的病机,截断痰饮产生的来路,故“温药以和之”;二者痰饮为有形实邪,易造成病人气机的严重阻滞,且易郁而化热,所以药用大苦大寒之品攻逐之,以治其标,但是攻逐之品伤正气,且痰饮本虚本质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仲景告诫后人攻逐痰饮后需用“温药以和之”。 结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理论是治疗饮病的大法,且对古今医家之临床皆有切实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