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后病灶残留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经宫颈活检诊断为CIN并住院治疗的424例患者,对其HPV感染情况,宫颈活检、宫颈环形电切及子宫切除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CIN的总体HPV感染率为87.44%,CINⅠ、CINⅡ、CINⅢ中分别为66.67%、91.43%、88.96%,各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CINⅠ、CINⅡ、CINⅢ中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25.00%、37.50%、24.14%,各级无明显差异(χ~2=2.285,P=0.319)。本组CIN中各型HPV的感染率从高到低前5位为HPVl6、58、31、52、18。低级别CIN中HPV感染率从高到低前3位为HPVl6、58、53;高级别CIN中则为HPV16、58、31。2.细胞学检查与最终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的假阴性率为7.99%(23/288);77例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CINⅠ8例(10.39%)、CINⅡ25例(32.47%)、CINⅢ41例(53.25%)、浸润癌3例(3.89%);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与组织病理学检查一致率分别为25.00%(13/52)、91.96%(103/112),HSIL组符合率显著高于LSI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22,P=0.005)。3.阴道镜下活检病理与LEEP标本病理比较:诊断符合率为57.10%(181/317),诊断过度为28.39%(90/317),诊断不足为14.51%(46/317),其中ISCC漏诊率为3.15%(10/317)。年龄>50岁是阴道镜下活检漏诊的危险因素。4.LEEP术后病理(取活检、LEEP病理中级别最高者)与全切术后病理比较:病理一致23.03%(41/178);病理降级74.16%(132/178),其中转阴率为37.08%(66/178);病理升级2.81%(5/178),其中4例CINⅢ升级为ISCC(2.25%)。LEEP标本病理诊断≥CINⅡ级、病变累腺、宫颈搔刮病理≥CINⅠ是LEEP术后病变残留的危险因素。结论:HPV感染与CI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EEP是较为合适的CIN诊治方法之一,但作为高级别CIN的治疗手段可能有较高的病灶残存率,对无生育要求、年龄较大、合并其他子宫附件疾病无需保留子宫者,可考虑行全子宫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