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英国先锋派女权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以意识流手法和创新技巧而著称.作家本人是重重矛盾的混合体:集才学、优雅、美貌、疯癫于一身,最终自我了结生命.她从个人感受出发探索生命的价值,这使得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内向性,体现了事实与幻想兼容、惊恐与狂喜并举、男女两性意识共存等特点.《戴洛维夫人》全面再现了伍尔夫的风格和主题,可谓伍尔夫的"经验之歌".该文从伍尔夫选择体验自身心理疾患的代言人赛普蒂默斯来完成对女主人公形象塑造的角度分析了女作家对生命与死亡的认知.其中生命的瞬间是伍尔夫时间观念的核心,作家通过这一概念提示人们热爱并享受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这观点正如小说中戴洛维夫人的舞会一样,是伍尔夫对生活的独特贡献.戴洛维夫人(生活的化身)和塞普蒂莫斯(死亡的本质)是伍尔夫自我的两种投射,其内心的空虚惆怅及对生活感到的沉闷无聊是作家悲观意识的巧妙流露.她感叹生命是一桩艰难的事务,而死亡则是另一种生命的开端,"死亡是种挑战,死亡是传递思想的努力,死亡中有着拥抱."塞普蒂莫斯的自杀命运不幸预示了女作家最终向不死之海的自然回归,但更警省生者透过死亡珍爱生命,这是伍尔夫生死观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