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是我国工业人工林定向培育最适宜的树种之一,近年来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工业用材林树种之一,但受土地资源限制,我国杨树人工林只能在有限的林地上实行长期连作经营,从而导致杨树人工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直接限制着我国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在连作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中,土壤养分循环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一直是诸多学者关注的重点。土壤细菌在土壤微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土壤环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多代连作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多集中在数量的变化,土壤微生物中细菌类群的变化尚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新I代454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山东宁阳高桥林场内的多代连作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取I代杨树人工林根际、非根际土壤和连作II代杨树人工林根际、非根际土壤,提取各样品土壤微生物总DNA,并对土壤细菌16S rDNAV5-V3区进行测序,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土壤中细菌类群的变化,分析了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样品的细菌多样性,以及细菌群落随连作代数产生的变化,研究结果如下:(1)测序共得到了28093条有效序列,将各样品测序结果于97%相似度下聚类为用于物种分类的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即操作分类单元),4个样品共产生了5875个OTU,其中,根际土壤样品共得到了3036个OTU,非根际土壤样品共得到了3051个OTU,两组样品共同包含的OTU共有1404个。可以认为两组样品组成较为相似,但有所差异,说明植物生长对门分类水平上细菌类群的组成影响较小。(2)在门的分类水平上,根际土壤样品和非根际土壤样品所包含的主要细菌类群分别有12个和13个,它们共有的细菌类群共有12个,分别是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 Armatimonadetes、 Bacteroidetes、 Chloroflexi、 Gemmatimonadetes、Nitrospira、Planctomycetes、Proteobacteria、Firmicutes、TM7和unclassified-bacteria,其中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群。(3)从丰富度指数Chao1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角度分析,发现I代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的两个多样性指数均大于II代,就同一代土壤而言,I代根际土壤的多样性指数大于非根际土壤,但II代根际土壤的多样性指数小于非根际土壤,这说明连作导致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都有所下降,且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对连作的响应更为敏感。(4)各样品的稀释性曲线基本趋于平缓,说明取样较合理,能基本代表土壤中的细菌种类。但仍有unclassified-bacteria占据一部分比例,说明土壤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未知的细菌未被认识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