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施工引发覆土中雨污管线(道)灾变机理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flpf7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施工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地层的扰动,导致地层变形,致使邻近管线产生附加内力和变形,从而影响管线的正常使用和安全。由于现有研究主要是针对管材为铸铁或钢材的给水、燃气管线等有压管,缺乏对大口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雨污管线的研究,且雨污管线破坏会导致地面塌陷等大损失,因此,对大口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雨污管线灾变机理的研究迫在眉睫。  本文以北京典型地铁工程为背景,选取东西部典型地质断面,通过大型相似材料模型试验,采取东部地层管隧正交条件、东部地层管隧平行条件、东部地层管隧斜交条件、西部地层管隧正交条件、西部地层管隧平行条件及西部地层管隧斜交条件下的6组试验方案,详细研究区间隧道施工引发覆土中地下雨污管线(道)产生变形的力学机理,探索管线(道)变形、灾变的基本规律,并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1)管线破坏的主要影响指标为管线转角。各工况下的管线多处出现大的差异沉降,并引起管线接头的张拉破坏。管隧正交工况下,东部地层管线压弯受力为主,西部地层管线拉弯受力为主,易发生横向断裂。管隧平行工况下,东部地层管线拉弯受力为主,西部地层管线压弯受力为主,易发生横向断裂。管隧斜交的工况下,东西部地层管线均拉弯受力为主,同时受环向弯矩的作用,易发生横向断裂破坏和纵向劈裂破坏。  (2)管道在东部地层管隧正交和斜交下的工况下出现梁效应,管线沉降小于地表沉降,其余各工况下梁效应不显著,管道沉降和地表沉降接近。管道沉降,管隧平行>管隧正交>管隧斜交;管线差异沉降,管隧正交>管隧平行>管隧斜交,三种工况下管隧正交时,隧道施工对管道最不利。  (3)三种工况下,管道结构均未受破坏,最大差异沉降均出现在管道轴线中点附近,管线两端的管道受压弯组合内力的作用,管线轴向中点附近管道受拉弯组合内力的作用且接头均出现拉张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应对管线采取保护措施。
其他文献
该文对九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T形截面简支梁的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混凝土强度变化范围为f=86.96~99.11MPa,剪跨比为1.462~3.612,配箍率为0.51%~1.18%,预压比α=0.014~0.08
该论文以北京地区近几年的二十几个圆截面钢筋混凝土灌注护坡桩的实测数据为依据,针对钢筋实测所受应力很低,钢筋浪费较大这一问题,该论文运用优化方法和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
该课题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气水反冲洗条件下均粒滤料过滤工艺的性能,通过对粒经为0.9-1.2mm和1.2-1.6mm两组均质滤料的过滤实验,主要取得以下成果:一、均质滤料过滤可以得
该论文主要研究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分析计算.首先论文简单介绍了基坑围护类型和理论研究现状,然后根据基坑开挖工程中支护结构受力实际情况,考虑土体分层、考虑主动土压
学位
该文是针对目前中国智能大楼的市场不标准,不规范,质量低下,管理混乱等不够理想的现象做了一些工作.希望能有助于中国大楼的智能化工程的健康发展,尽快由无序走向有序.
该文采用空间梁、柱单元、墙板单元建立了刚性地基上高层建筑三维空间分析模型.由于采用墙板单元模拟剪力墙段,使该模型较采用薄壁柱单元模拟能更准确地反映剪力墙的实际受力
随着中国对国民生活健康的重视,尤其是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执行以来,水质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水质安全离不开有效的污染物检测和去除方法。因此,开展了饮
市区沉井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以前人们主要是凭借施工经验进行估计和判断.笔者引用岩石力学中的"反分析方法",将其发展,使之能够应用到对软土沉井施工环
该文在传统浮桥的基础上,结合网架结构的特点,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网架浮桥"的概念.该文首先对传统浮桥进行回顾,研究国内外浮桥发展状况,指出了传统浮桥在结构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