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了郑州市五所不同性质的大学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卫星影像分析与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运用植物学,环境心理学与建筑类型学原理,从绿地结构,空间布局与植物配置的角度展开研究。对五校的植物景观构成比例进行定量分析,运用建筑类型学的原理,对校园植物景观所构成的空间类型进行定性分析。最后横向比较五所校园的入口区,学生生活区,教学区,体育活动区和休闲景观区植物配置手法的特色与不足。分析得出,五所校园总体绿地分布不均衡,校园绿地集中于休闲景观区。植物景观空间可归纳为“L”型,“U”型,“焦点”型,“平行线”型,“矩阵”型,“模糊”型六种类型,表现出引导视线,限定边界,柔化建筑界面,营造景观焦点的作用。校园的植物绿地布局形式多采用放射形,连接不同的建筑组团,承载了重要的人流疏散功能。五所高校的植物景观在配置手法上表现出以下3个特点:1、时代气息浓厚;2、运用群体植物形成优质景观;3、运用乡土植物烘托地域特色。但暴露出以下五个问题:1、缺乏宏观层面的植物景观规划。2、入口区片面追求视觉效果,植物绿化覆盖率较低。3、教学区与学生生活区植物空间营造缺乏人文关怀。4、体育活动区植物配置形式单一,生态功能体现不明显。5、休闲景观区水生植物使用频率低,且后期维护管理缺失。最后,针对郑州市高校校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对策,总结出整体性、功能性、场所性、生态性、文化性五个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并运用到河南农业大学新校区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进行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