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广西壮药南蛇簕为研究对象,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目前国内外对该植物的研究进展,通过化学成分试验研究,选出具有活性的指标性成分,以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拟定质量标准草案,为南蛇簕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了解该植物的药用价值以及研究进展。通过南蛇簕预试验,初步了解南蛇簕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用乙醇冷浸法提取,回收提取液,浓缩得到乙醇总提取物浸膏,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分得其极性不同的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据相关文献报道,南蛇簕的抗流感活性成分主要存在氯仿萃取部位,所以本实验主要对南蛇簕的氯仿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正相、反相硅胶色谱法、葡聚糖凝胶色谱法、重结晶法等现代分离方法和技术对氯仿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对分得的单体化合物利用理化检验、 1H-NMR、13C-NMR、MS、文献参考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成分,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方法,对其进行定性、显微鉴别、浸出物、水分、灰分等方面的研究,为其拟定质量标准草案。结果:对南蛇簕的氯仿部位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共分离得到11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了8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木栓酮、正十三醇、白桦脂酸、bonducellin、豆甾醇、白藜芦醇、Neocaesalpin L、胡萝卜苷,以白桦脂酸为指标性成分,薄层鉴别专属性强,分离效果明显,性状鉴别特征要点有:具皮刺、质地疏松、髓部海绵状或中空;显微鉴别中具单细胞非腺毛,具缘纹孔导管明显、碎片较多,石细胞等显著特征。对水分含量、灰分含量、浸出物含量等方面的测定,拟定南蛇簕质量标准草案。 结论:木栓酮、正十三醇、白桦脂酸、bonducellin、白藜芦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Neocaesalpin L、胡萝卜苷首次从该植物茎中分离得到。本研究表明南蛇簕化学成分有三萜类、黄酮类,这为后期南蛇簕的药理活性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拟定了南蛇簕的质量标准草案,显微特征显著,薄层鉴别专属性强,为南蛇簕的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可控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