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E拟肽对创伤性视神经损伤后炎症及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创伤性视神经损伤(Traumatic optic nerve injury, TONI)是指直接或间接的头面部创伤引起的视神经损伤。视神经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 system, CNS)的一部分,因其特殊的生理特性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TONI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 ganglion cells, RGCs)常继发发生功能障碍和一系列病理级联反应,如未有效控制死亡,最终将导致视力进行性损害甚至失明等严重后果,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天然免疫系统与CNS发生发育及继发损伤关系密切。小胶质细胞是 CNS 中内主要的免疫细胞,在生理状态下起监视、防御等免疫作用,同时对神经元的突触连接和营养等也起着支持作用;在病理状态下,小胶质细胞内早期原癌基因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等过度激活可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促进炎症反应发生,诱导神经细胞发生凋亡,进而加重CNS的损伤。视神经损伤的过程中伴随着小胶质细胞的迁移、活化和增殖,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损伤也是 TONI 后继发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载脂蛋白 E (Apolipoprotein E, APOE表示相应基因,apoE代表该基因编码的载脂蛋白)因其神经生物学功能的特殊性,与CNS 损伤的相关性逐渐引起关注。既往研究发现,apoE可通过促进神经细胞再生、轴突及突触修复等多种途径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但是由于其分子量大,不能有效透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使得内源性apoE的神经保护作用大大受限。COG1410 是一种来源于 apoE 受体结合区域的小分子拟肽,可有效透过BBB。研究表明,在创伤性脑损伤中(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COG1410可通过抑制BBB破坏,减少神经元凋亡和神经炎症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然而,COG1410在TONI后炎症反应及凋亡中的详细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
  本课题基于既往apoE拟肽与神经系统损伤的相关研究,通过建立小鼠视神经钳夹伤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apoE拟肽COG1410干预疗效的比较观察,旨在明确COG1410对小鼠TONI模型中炎症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全面评估其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1.小鼠TONI模型构建及评估
  选取野生型C57BL/6J雄性小鼠,采用视神经钳夹伤的创伤模型建立TONI模型。所有动物模型制作均由同一术者在显微镜下操作完成。采用分子生物学、Bruker 7.0 T MRI、荧光金(Fluoro-gold ,FG)逆行性标记及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visual evoked potentials,F-VEP)检测等方法,观察TONI建模后1天,3天,7天,14天,21天等不同时间节点上TONI小鼠的RGCs形态学与视功能的情况。
  2. COG1410对小鼠TONI后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基于视神经钳夹伤模型的构建与评估,我们选择 TONI 后第 7 天进行COG1410对TONI小鼠视神经损伤干预疗效的观察研究。自TONI小鼠造模后开始,立即行尾静脉注射COG1410(1 mg/kg),此后每日一次。通过蛋白印迹(Western blot)、Bruker 7.0 T MRI、FG逆行性标记、及F-VEP检测等方法评估各实验组小鼠视神经凋亡、视神经完整性及水肿、RGCs丢失及视神经功能等情况。
  3. COG1410对小鼠TONI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选择TONI后第7天进行COG1410对TONI小鼠视神经损伤后炎症干预疗效的观察研究。TONI小鼠造模后立即行尾静脉注射COG1410 (1 mg/kg),此后每日一次。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IF)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评估各实验组小鼠视神经内小胶质细胞活化、JNK炎症通路激活及TNF-α、IL-6炎症因子释放情况。
  结果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野生型C57BL/6J小鼠的TONI动物模型。TONI后小鼠视网膜内小胶质细胞明显激活。与Sham组小鼠相比,TONI组小鼠的F-VEP波形在TONI后第1天N1-P1波即开始降低,在第7天达到最低水平(P<0.001);FG结果提示小鼠TONI后RGCs从伤后第1天开始逐渐减少,以第7天最为明显(P<0.001)。表明TONI可导致小鼠视神经功能发生明显的损害,RGCs 损伤及 F-VEP 检测结果具有时间差异性,以伤后第7天显著,模型构建成功。
  与 TONI+Vehicle 组小鼠相比,TONI+COG1410 组小鼠的磷酸化-JNK(p-JNK)、iNOS及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 TNF-α和IL-6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1),抗凋亡蛋白Bcl2及FG阳性标记的RGCs显著增加(P<0.01),视神经核磁共振T2信号强度显著降低;与TONI+Vehicle组相比,TONI+COG1410组N1潜伏期,P1潜伏期显著缩短,但N1-P1波幅值增加(P<0.05)。
  结论
  TONI诱导视功能障碍并伴有视神经炎症、细胞凋亡、视神经水肿及RGCs缺失。COG1410在小鼠TONI后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及凋亡过程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有望为外源性视神经保护剂的研究开发提供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第一部分F3肽介导载亚甲蓝及钆双胺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性能检测  目的  1.制备一种F3肽介导的载亚甲蓝(MB, methylene blue)及钆双胺(Gd-DTPA-BMA)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纳米粒(F3-PLGA@MB/Gd),检测其基本理化性质。  2.检测F3-PLGA@MB/Gd纳米粒的体外寻靶及穿膜特性。  3.检
学位
目的:1. 研究椎板螺钉在颈椎应用的影像解剖学基础,从影像解剖测量数据中对比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正常人群椎管周围骨性结构的差异,并对各节段颈椎椎板和椎弓根螺钉的可接受率进行总结;2. 研究椎板螺钉创新技术在颈椎应用的可行性及其生物力学特性;3. 结合典型病例阐述颈椎椎板螺钉临床应用的方法和适应症。  方法:1. 通过CT三维重建进行C2-C7椎管及其周围骨性结构的解剖形态学测量,将研究对象分为发育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