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市位于长江中游,位于江汉平原东部,内有长江、汉江穿过,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是长江经济带、武汉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和发展级。武汉市作为中部中心城市,研究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协调发展问题对于提高武汉市城市化建设以及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武汉城市圈的龙头城市武汉市作为着眼点,结合武汉市的城市定位、城市特征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来研究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性问题,不仅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武汉市未来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中以及在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发展方向,还可以积极向外界推广武汉市在打造现代城市、城市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中部地区其它大中型城市进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现状;从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四个方面来构建土地利用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社会城市化以及空间城市化四个方面来构建城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模型,研究武汉市2002-2015年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度、协调度,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武汉市从2002-2015年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度处于拮抗阶段,14年来武汉市城市化与土地利用效益之间耦合度大致没有太大变化,在(0.4837,0.5)之间波动,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处于相互抗衡的状态,说明两者之间的耦合状态较低,并没有得到质的变化;2002-2015年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在(0.1536,0.4597)之间不断变化,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大致分为4个阶段的转变:2002-2005年属于严重失调型;2007-2008年属于中度失调型;2009-2011年属于轻度失调型;2012-2015年属于濒临失调型。虽然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仍处于失调阶段,但是两者的耦合协调度不断增加,趋势是发展的越来越好,2003、2004、2005、2006、2009四个年份中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是同步发展,表明在这四年当中,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都向着良性的趋势共同发展,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也越变越好,其余的年份为城市化滞后型。最后本文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提出优化路径:加大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促进社会城市化发展;提高城市人口素质;提高空间城市化的质量;优化城市总体发展布局,促进城市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