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针对低温条件下江河流域突发溢油事故,采用吸附材料进行吸附阻断溢油是重要措施之一。以及考虑到植物纤维材料来源广泛,具有很好的亲油性,使用后可生物降解等特点。本论文选用了棉花、大麻30支、亚麻30支、脱胶漂白亚麻和未脱胶亚麻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温度、不同水面浮油量和纯油量,以及材料吸入少量水后吸附纤维对柴油和汽油的吸附能力。最后用松花江水代替实验水体,校正实验结果。 吸附纤维在不同温度(0℃、7℃、15℃)条件下对柴油和汽油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低,油的粘度越大,吸附纤维对油的吸附能力越强。说明低温环境对溢油的吸附是有利的。吸附纤维对柴油和汽油的吸附能力为:棉花>大麻30支>亚麻30支>脱胶漂白亚麻>未脱胶亚麻,纯油系统与油水系统中吸附纤维间的吸附能力关系一致。 若发生溢油事故,由于溢油的迁移扩散,不同水域其单位面积的水面浮油量不同,通过测定吸附纤维在不同水面浮油量时的吸附能力,对材料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吸附纤维随着单位面积水面浮油量的增加,吸附率增加,直至达到吸附纤维的最大吸附率后保持恒定不变。 为了有效阻断溢油的扩散,常采用在溢油未到时先将吸附纤维放入水面以吸附阻断溢油,因此,对吸附纤维先吸入水后再对油进行吸附的影响研究显示,大麻30支、亚麻30支和脱胶漂白亚麻吸水后极大的影响了其对油的吸附能力,棉花和未脱胶亚麻吸水性不明显,对后续吸油影响不大。 吸附纤维在松花江水体和蒸馏水体中对油的吸附是有差别的,忽略其它影响因素,仅考虑 pH值的影响,发现水体呈弱碱性时,天然植物纤维的实际亲油性大于以蒸馏水为水体的吸油性,脱胶材料的吸油能力小于以蒸馏水为水体的吸油性。若呈略酸性时,则天然植物纤维测定结果要比蒸馏水为水体的要小,脱胶有机纤维材料要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