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和流动性分析:来自新三板市场的证据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kgsz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内容。2018年6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要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等制度。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市场立足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证券交易机制,交易机制是决定市场价差的决定性因素。新三板市场自2014年8月推出做市商制度以来,交易机制设计一直着力于兼顾包容性与差异性,以满足市场内不同层次企业的多元化需求。2014年8月-2018年1月,新三板市场实行的一直是协议转让与做市转让并行的交易制度,自2018年1月份以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又称新三板,下文亦简称“股转系统”)推出竞价交易制度,至此新三板开始实行做市商制度与集合竞价并行的交易制度。已有对做市商制度的研究文献多认为,作为市场的流动性提供者,做市商能够稳定市场、实现价格发现职能,在中国新兴资本市场环境下,做市商制度能否适应新三市场环境、发挥预期效应呢?做市商制度在新三板市场的实施有何局限性,对新三板市场有何推进作用呢?这些都成为我们检验制度适用性和有效性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从企业与做市商之间的互动、做市商的做市效果等方面,对做市商制度在新三板市场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第一,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梳理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环境与制度发展,新三板交易机制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交易机制、流动性及声誉理论相关经典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梳理了新三板制度背景、交易机制变革,并对多种交易方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其优势和不足。通过以上归纳和论述,首先,明晰了本文研究的制度环境,了解国内外在相关问题上的研究不足,提出研究话题的价值和可行性;其次,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奠定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深入理解企业行为,多维评价做市商做市效果提供了研究依据;再次,通过分析多层次资本市场及新三板主要制度发展历程,有助于本文理解和解释相关制度影响因素。对新三板交易机制变革进行梳理以及对多种交易方式的比较,为本文分析企业选择做市交易的微观动因,进而评价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效应提供重要的制度依据。
  第二,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先对做市商制度实施后,做市商和企业之间的互选微观动因进行了检验。以在2015年-2016年期间陆续选择做市转让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企业视角和做市商视角对交易方式选择行为进行分析。从企业主动选择视角,基于企业提升流动性诉求分析,研究是否质量较好的企业更易受益于做市商流动性提供服务,是否更倾向于选择做市转让,质量较好的企业选择做市后是否也更受做市商偏好;从做市商主动选择视角,纳入做市商声誉变量,检验声誉较好的做市商是否更偏好高质量的企业,为了对比证券企业在履行不同职责时的行为差异,同时纳入主办券商声誉检验高质量的主办券商是否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企业。以上实证分析兼顾了市场内企业和金融中介机构行为,为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提供了较好的证据。
  第三,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基于双重差分模型(DID),检验做市商制度在新三板市场的实施效果。基于已有研究文献,本文在样本选择、指标选取、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拓展,以全面评价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净效应。为深度剖析做市商制度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结合前文理论分析,纳入企业拥有的做市商数量、企业市值以及券商声誉变量,分别评价三者对做市商制度实施效果的影响作用。在对券商声誉的影响作用进行检验时,纳入主办券商声誉和做市商声誉对比分析,同时为前文有关券商和企业之间的“互选效应”提供证据。
  第四,结合前文实证设计及研究结果,利用新三板企业“退出做市转让”这一特殊现象,采用制度分析、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做市企业退做市转协议的动因及后果。从新三板企业选择和做市商选择角度,为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提供证据,实证分析企业退出做市后的流动性表现,进一步验证了前文中做市商制度的市场效果。
  基于以上研究内容,本文发现:第一,首先,做市转让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既有企业基于流动性需求的主动选择,也有做市商基于风险考虑的精挑细选。一方面,高质量的企业在选择做市后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协议转让的局限性,获得更多投资者认可,因此倾向于选择做市转让;另一方面,纳入券商声誉因素后,从做市商视角的分析结果发现,高声誉的做市商倾向于选择高质量企业做市,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互选效应”,而主办券商因职责范围不同,加上数量较为匮乏,因此高声誉主办券商与高质量企业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互选效应”;第二,通过采用DID模型评价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效应,本文发现做市商制度能减少买卖价差、降低交易成本及股票的波动性,但是降低了股票的交易规模,做市商制度的市场效果存在“流动性缺陷”,纳入做市商数量、企业市值、券商声誉等指标后的结果显示,三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缺陷”:做市商数量对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效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也即拥有做市商数量越多的企业,转为做市转让后流动性会越好;企业市值越大的企业,转为做市后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其流动性也会更好;拥有高声誉做市商的企业转做市后,流动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相比之下,主办券商由于不直接参与股票的交易活动,其声誉对股票流动性基本无显著影响。以上结论证实了做市商数量、交易风险及做市商声誉等问题是影响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重要因素;第三,通过分析新三板做市企业退“做市”转“协议”这一现象,本文发现:从制度动因上分析,由于原有做市商制度的局限性,为控制股权分散、限制“三类股东”买入、方便国有券商退出(个别企业)使IPO之路更加顺利,部分企业不得不退出做市转让。一些企业面临股权收购、大股东增持、减持,由于做市商制度下不易实现大宗交易,企业不得不转为协议转让;从企业微观动因分析,由于做市交易无法满足企业的流动性诉求,因此主动选择退出做市转让,实证研究发现退出后这些企业的交易规模、企业价值和股票价格都显著提升,这也印证了前文关于企业对做市交易主动选择的微观动因;从做市商视角分析,新交易制度实施后,同时伴随着新三板市场行情急速下跌,做市商的主动退出使得部分企业被迫退出做市转让,印证了做市商和企业之间的“互选效应”动因。
  通过从企业、做市商双重视角剖析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并多维评价做市商制度的政策效果,对检验新三板市场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结合做市商数量、企业市值、券商声誉等因素的深度剖析,为理解和解释新三板市场企业和做市商行为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探讨了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和流动性效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国情下的交易机制研究,对完善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推进做市商制度在新兴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趋进步以及智能手机的入户普及,移动金融业务也伴随着时代磅礴发展起来。相较于传统支付手段,移动支付既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又以便捷性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可。移动支付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驻足,这当然也少不了国有各大商业银行投入其中。久而久之,市场慢慢形成了以移动运营商、各大商业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基础的三足鼎立局面。在当前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日趋
学位
随着中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在加入WTO后,大环境的改变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保险业在当前的环境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行业的不断调整升级也带领保险中介服务行业借势不断的发展,中国借鉴国外的保险模式,在国内也出现了保险公估行业,而且也不断完善及发展。中国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也为保险公估行业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这必然也是非常激烈的竞争市场。对于保险公
当今,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从欧美向亚太区转移,中国律师事务所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从而在规模近万亿美元的全球法律服务市场争得更大的份额,成为本土律师事务所所面临的严峻考验。资深律师是律师事务所中创造核心价值的人群,他们代表着执业5-15年独立承担案件项目的律师群体,是未来的合伙人,资深律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品牌质量。因此,建立资深律师胜任特征模型,并基于此模型进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私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劳动用工模式更具多元化、灵活性、短工化、劳动力结构复杂等特点。然而,因其历史沿革较短、规章制度不健全、企业管理水平和劳动用工管理能力不足等因素,出现用工矛盾和劳资争议愈演愈烈的趋势。劳动用工风险及用工管理面临全新的挑战,企业人力与财力损耗问题日渐凸显,严重制约着
期刊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央企业是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开拓者,无论是战略、市场、运营、财务、法律等方面都将面临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的风险,如果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风险事件识别不全面、风险分析不准确、风险评价不到位的情况,势必给中央企业制定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带来困难,甚至招致不可弥补的后果。相比民营企业来讲,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强,但在遭受重大风险时,会导致企业形象受损和企业
学位
期刊
近几年,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的发展突飞猛进,占据国内绝大部分市场份额。随着国内市场日渐饱和,年销量缩减,同时为减免国内红海市场竞争,中国国产手机厂商纷纷布局海外,海外市场经济收入日渐成为其业务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内头部厂商加国外巨头厂商抢占海外市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如何面对强大的行业竞争对手和有别于中国的市场环境,站稳脚跟并取得长足的发展,是包括小米在内的国内头部厂商共同面临的问题。  本文
学位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