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制度化合理性之探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道德建设的研究着眼点放在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上,偏重于道德的内在养成机制,对道德建设的外在调控的制度约束机制谈论较少。这种模式对道德建设并没有取得应有实效。为此,人们积极探索各种方法、方式,以增强道德建设的实效。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在道德研究建设中引入制度化的视角,并对道德制度化建设作基本的学理分析研究。本文认为道德制度化是道德建设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对道德制度化进行现实必要性、理论可行性的学理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在道德建设中自觉加强道德制度化建设。必要性在于:社会需求原则和道德生存原则。社会需求原则是从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和和谐社会内在要求三个方面进行阐释。道德生存原则是从强化主体道德意识、全面发挥道德功能和提高道德体系权威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可行性在于:道德客观规律角度、社会控制论视角和事实根据层面。道德客观规律角度包括道德与制度和自律与他律两个方面的分析。社会控制论视角则从社会调控目标和价值取向的一致性、调控方式的共通性和调控范围的层次性与相容性三个角度分析。事实根据视角从历史的、外域的和现实的“道德立法”事实层面论证道德制度化的可能。在分析了道德制度化的合理性根据后,我们将面临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道德制度化的建构。从道德建构的限度来看,主要包括道德制度化对道德支持的范围是有限的和道德制度化无法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两个层面。道德制度化建设从总体上而言是方向性的,并不是把它视为道德建设的唯一途径或看成是包治百病的药方,良好的道德建设效果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人们在不断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的同时,辅之以道德制度化建设,使道德建设处于“内”与“外”、“软”与“硬”的互动之中,是克服当前道德建设“失衡”症结,走出道德建设效果低迷状态的希望所在。
其他文献
构建与社会发展和人的进步相统一的主体价值选择,这是当前理论界探讨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既是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正>在汽车文明日益繁荣的今天,围绕汽车的服务产业迅速兴起,比如汽车美容业就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汽车美容可以有效防止"透镜效应"的发生,对保持车身
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常香玉率团进疆访问,掀开了豫剧在新疆发展的序幕。为了开发边疆,支援边疆建设,大批豫籍人口的迁入,为豫剧在兵团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从空间分布情况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概况,然后通过对出口总量、贸易方式、出口产品结构与公司内贸易等方面数据的分析对比,总结出长三角地区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特点,并在国际
某舰船电机转轴发热量非常大,为了保证电机能够正常平稳的工作,采用了氟利昂进行冷却,但这种物质会对大气臭氧层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氟利昂的密封问题至关重要。另外,军方要
海尔应像海。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弃细流,容污浊且能净化为碧水。正如此,才有滚滚长江、涛涛黄河、涓涓细流,不惜百折千回,争先恐后,投奔而来,汇成碧波浩淼、万
目的:了解阜康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提高全市饮用水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09年-2011年阜康市市区及农村生活饮用水,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
外部招聘是企业获得人才的重要渠道,可以为企业及时补充需要的新鲜血液。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酒店业的不断扩张,酒店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需要通过外部招聘不断补充和壮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公路的交通流量和车辆的货运周转量不断增加,车辆的超载超限运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因此,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治理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