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yyafeng62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病,正常人群发病率约3%~6%,尤其是女性,颅内动脉瘤可能会破裂,破裂的动脉瘤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和颅内血肿等病变。这些患者的死亡率比较高,迅速诊断和评价颅内动脉瘤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颅内动脉瘤夹闭或栓塞术后可能会有动脉瘤的残留或复发。目前数字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仍是颅内动脉瘤诊断和随访的“金标准”,然而,文献报导全脑血管的DSA检查约有1%的一般并发症和0.5%的永久神经并发症,并且,DSA是一种创伤性、费时的、费用相对高的检查,并且由于操作时间长,DSA检查过程中伴有较高的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可能性。所以,找到一种准确微创的影像学检查诊断和随访颅内动脉瘤是非常有意义的。另外,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SAH患者的预后经常不佳,许多颅内动脉瘤患者死于再出血,而合适的治疗可以大大减少动脉瘤的再出血。因此,迅速治疗颅内动脉瘤也是非常重要的。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和MR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 MRA)是常用的微创性脑血管检查方法,通过重建可以在任何角度观察血管病变。关于4层螺旋CTA诊断颅内动脉瘤与DSA对照研究的文献较多,文献报导4层螺旋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81%-100%和准确性79%-94.9%。并且,4层螺旋CTA对于<5mm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仍存在一定限度。随着16层螺旋CT推广应用,16层螺旋CTA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6层CT有更高的空间分辩率,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范围的扫描。本研究目的是通过与DSA和外科手术结果进行对比,评价16层螺旋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以及CTA和MRA在颅内动脉瘤治疗和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1) 471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全部行CTA和DSA检查。16层螺旋CTA的层厚0.75mm、重建间隔0.4mm,延迟时间的确定采用bolustracking技术。所有CTA及DSA图像由两位神经放射科医师独立进行分析评价,他们运用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法及容积再现技术评价有无动脉瘤,动脉瘤的发生部位、形态、方向、瘤颈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DSA和外科手术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16层螺旋CTA和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2) 329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全部行CTA和DSA检查。运用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评价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和动脉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根据16层螺旋CTA结果选择血管内治疗或外科治疗;(3) 48例(51个)被夹闭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检查,并用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后处理技术评价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以及夹闭术后的残留和载瘤动脉的开放;(4) 65例接受可解脱弹簧圈治疗的患者在栓塞术后3至12个月行DSA和1.5T MRA检查。MRA图像评价有无动脉瘤的残留,DSA作为参考标准。结果(1)结合CTA、DSA和术中所见,在471例患者中的244例患者中发现267个动脉瘤。8个动脉瘤CTA假阴性,4个动脉瘤CTA假阳性,10个动脉瘤DSA假阴性,2个动脉瘤DSA假阳性。16层螺旋CTA诊断所有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7.0%、98.3%和97.6%,阳性和阴性预测率分别是98.5%和96.6%。DSA诊断所有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6.2%、99.1%和97.6%,阳性和阴性预测率分别是99.2%和95.7%。16层螺旋CTA对于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与DSA的结果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6层螺旋CTA三维图像可以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与周围血管及颅骨结构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2) 329例中的181例患者发现202个颅内动脉瘤。4个动脉瘤CTA漏诊,而DSA检查过程中7个动脉瘤未能清楚显示。16层螺旋CTA诊断所有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8.0%、98.0%和98.0%。通过CTA评价认为115个动脉瘤适合行血管内治疗,结果112个动脉瘤成功栓塞;(3) 37个动脉瘤呈囊状、9个动脉瘤呈不规则形和5个动脉瘤呈梭形。动脉瘤最常见的部位是大脑中动脉(31%),其次是后交通动脉(29%)。全部动脉瘤平均直径为6.9mm、瘤体平均大小为5.5mm、瘤颈平均大小为3.4mm。49个动脉瘤需要1个钛夹夹闭,2个动脉瘤需要2个钛夹夹闭。16层螺旋CTA检出3个夹闭动脉瘤有残留,靠近钛夹的全部载瘤动脉可以被准确评价;(4) MRA评价动脉瘤残留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 (95%可信区间(CI): 51.9–95.7%),100% (97.5% CI: 93.5–100%)和95.7% (95% CI: 88.0–99.1%)。阳性和阴性预测率为100%和94.8%。DSA与MRA的评价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 16层螺旋CTA对于颅内动脉瘤检出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它在颅内动脉瘤的筛选、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方面可以替代常规DSA检查。常规DSA不应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唯一“金标准”;(2) 16层螺旋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有很高的准确性,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指导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3) 16层螺旋CTA为诊断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前和术后的改变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动脉瘤夹闭术前后的首选影像检查。当16层螺旋CTA图像能够提供外科手术所需要的信息时,诊断性DSA检查可以避免;(4) 1.5T MRA是一种准确无创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随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文章分析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从提高认识、建章立制、教学方法、教学体制、引进新技术、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思路。
社科类学术期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并不是娱乐性、消费性、通俗性读物.它与市场经济有若干不相容性,这些不相容性使社科类学术期刊处境艰难.因此,社科类学术期刊应尽量减
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花园里,漆器艺术是一朵娇艳的奇葩。在战国秦汉时期,漆器以其胎质轻巧、美观实用、色泽绚丽的优点日益取代了青铜器,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四川就是战国
目的:研究分析磁敏感成像术运用于诊断缺血性中风的诊断效果情况。方法选择从2012年4月~2013年4月12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每组患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术野清晰、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能有效切除垂体瘤的微侵袭手术方法。术前注重心理、饮食、安全指导,术后严密观察有
螺杆发电机组停机时,电动调节阀不关闭。通过动态模拟故障现象,找到造成电动调节阀异常动作的逻辑冲突指令程序,对控制程序进行优化与改进。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文章利用从头算法(ab initio)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得到4-氟苯酚(FPO)分子在S1←S0跃迁过程中分子构型和振动频率的变化。FPO分子在S1←S0跃迁过程中键长和键角的变化表明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价值。方法对57个甲状腺结节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剂进入病灶至消退的全过程,并用QLAB软件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良
在欧伦(Orem)的自我照顾护理理论中,护理的最终目标是促使患者担负起自我照顾的责任。对剖宫产产妇而言,无论是自己身体的恢复,还是新生儿的喂养最终仍离不开自我监护、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