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方言词汇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pyc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连云港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立数量达到一万余条的连云港方言词汇语料库。在收集整理的语料库基础上,从词汇学的角度,对连云港方言词汇构词特点、重叠形式、方言义位的语义场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连云港方言词汇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分析,试图探求连云港方言词汇的特点及规律。此外,结合政区沿革、地理因素、历史移民、方言接触等多方面因素,探讨连云港方言词汇的过渡性特点及其原因。论文除了绪论以外,共有六个章节,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回顾了方言词汇研究的历史,多角度介绍了方言词汇的研究现状,描述了连云港地区地理、人文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阐明了选择连云港方言词汇进行研究的原因。连云港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在方言特点上必然存在一些江淮官话的普遍特点,同时又处于江淮官话和中原官话分界线上,也会受到中原官话的影响,此外,又因为历史移民等方面的因素,与吴方言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整体看,连云港方言词汇呈现出多样性、交融性、包容性、过渡性等诸多特征。目前,关于连云港方言词汇的研究,可以说还是一个空白,只有个别文章局限于零散材料的分析,内容大多比较浅显,仅停留在举例描写层面,缺乏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以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最重要的语料来源,结合能够搜集到的记录当地方言词汇的其他相关材料,对连云港方言词汇进行筛选、复核、整理,建立连云港方言词汇语料库,在此基础上,运用汉语词汇学、语义学、方言地理学等相关理论,结合研究内容,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定量定性相结合等方法,多角度分析连云港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相关方言之间的异同,以期深入挖掘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多方面特点以及在不同地区方言接触过程中的演变规律。第一章主要是连云港方言词汇的构词研究。连云港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在构词方面虽然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既可以表现在构词词素选择上的同中有异,又会表现出构词方式上的具体不同。本节主要选取连云港方言词汇构词上比较突出的方面,即词缀和高频词素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连云港方言词汇中存在着丰富的词缀,既有与普通话共用,但是在构词能力、搭配范围、使用频率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差别的,又有连云港方言中特有的,表现鲜明地方特色的。从整体来看,连云港方言中的词缀表现出前缀少、后缀多的特点,而且一些常见的后缀体现出构词能力强弱有别、可搭配的词语范围广狭不同,以及一些对立的后缀,如“-AA”与“-不AA”成组使用的情况,表现出更多区别于普通话的复杂特点。在连云港方言数量众多的后缀中,“子”缀的构词能力最强,既可以附加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量词性成分后,又可以附加在副词性、代词性成分后。在“子”缀所能搭配的词语范围、标记同类事物概念的词语选择等方面都与普通话存在较大的差异,存在一些明显区别于普通话和其他地区的特色词语和特色用法。连云港方言中的“头”缀,虽然在构词能力、构词范围、使用频率等方面不如“子”缀,但是在本方言中也是属于使用比较广泛、特点鲜明的一个词缀,在读音、具体构词、实际使用等方面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特点,甚至有些用法明显是受到吴方言的影响。在构词词素方面,也表现出突出的特点,很多动物类、数字类词素在连云港方言中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构造出很多连云港方言中的特色词语,此外,还有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些词素如“心”“人”“花”等也具有丰富的构词,不仅如此,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词素,如“鬼”“神”等,也表现出很多独特的构词现象。第二章主要是连云港方言重叠形式的研究。在连云港方言中,既有数量较多的重叠构词,又有类型丰富的重叠构形。本章主要从连云港方言中重叠构词和构形两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两种不同性质的重叠形式的各自表现。在构词方面,连云港方言中重叠词以形容词为最多,与普通话一致,但是在具体的构词方面却表现出很多不同于普通话的特点,特别是构词类型方面,有很多普通话中没有的重叠构词形式,如“A不A”式、“ABCC”式、“AABC”式、“A不BB”式、“ABCB”式、“ABAB”式等。从构词音节数量比例来看,连云港方言中重叠构词以三音节、四音节为主,但是在构词类型方面,四音节重叠词构词类型最为丰富,表现出与普通话较大的差异。在重叠构形方面,主要通过不同词性的重叠构形类型分布以及不同重叠构形的适用对象两个角度对连云港方言词汇中的重叠构形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重叠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性质重叠形式的异同表现。从整体上来看,连云港方言中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数量丰富,内部表现各具特点,都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和广泛的使用度。第三章主要是连云港方言义位的语义场研究。本章主要从能够突出连云港方言特点的同义义场、反义义场、多义义场、分类义场等几种语义场来重点分析方言与普通话的语义差异。连云港方言中同义义场分布广泛,与普通话相比,表现出义位数量不同,义位关系不同等方面的特点。特别是有些表示当地特有的动植物、食品以及某些性状及动作类义场,在连云港方言中不仅有专门的义位表示,还经常会有多个不同的义位来表示,而在普通话中有些找不到相对应的义位,存在语义的空缺。通过重点分析本方言中比较有特点的一些同义义场,对连云港方言同义义场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深入探求连云港方言中同义词丰富的原因及同义词形成的方式等问题。反义义场主要通过对语料库中筛选出的区别于普通话的,比较有特点的反义义场及其不同类型作出分类分析,探讨连云港方言中反义义场在义位的构成及音节的对应等方面表现出的方言特点。多义义场主要在掌握的语料范围内,选取连云港方言与普通话存在差异的多义义场,对比了方言与普通话多义义场的异同,在这基础上,重点探讨本方言多义义场一些富有方言特点的义位,以及多义义场内部义位之间联系的相似性相关性基础方面的独特表现。由于受当地特殊地理、生活习惯、饮食偏好等因素影响,连云港方言词汇中既存在与普通话一致的一些常见义位,同时也存在多样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义位,通过筛选能突出体现连云港方言特点的一些分类义场,如称谓类义场、饮食类义场、语言动作类义场以及渔盐类义场,对其进行重点分析,详细探析这些承载了丰富地方色彩的方言义位特点。第四章为连云港方言与其他方言词汇比较研究。本章分两节,第一节为连云港方言词汇与江苏省内相关代表点方言词汇的比较;第二节为连云港方言词汇与官话方言区代表点方言词汇的比较。通过在共时层面上,将连云港方言词汇与相应地区词汇进行横向有针对性的重点比较,深入考察连云港方言与相应方言区代表点方言词汇的内部一致性和差异性表现,进而归纳出连云港方言词汇的特点,以及受周边地区语言接触渗透影响的具体词汇表现。此外,也通过词汇的内部比较,梳理出连云港方言与其他相应方言的远近亲疏关系,为方言的分区提供词汇方面的依据。第五章为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历时比较研究。连云港方言词汇中保留了数量较多的古语词。连云港方言与其他方言一样,都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具体在词汇方面,既有对古语的继承,也有在古语基础上的不断演变发展。本章一、二两节主要从承传词和变异词两个角度对连云港方言中不同历史时期的古语词进行分类探讨分析,联系古代文献资料用例,明确其沿用时期,详细从音节数量,词义演变不同类型表现,不同历史时期传承与变异的比重统计,古语词表义内容等方面梳理连云港方言中古语词传承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六章为连云港方言词汇过渡性特点及原因探析。连云港方言受自身地理位置、方言归属、政区沿革、人口迁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影响,在方言中表现出融合多地方言词汇的鲜明过渡性特点。本章主要借鉴地理语言学的视角,在对连云港方言词汇作综合考量的基础上,选择明显受南方或北方方言影响的词、词素结合地理分布等方面特点进行重点分析,并从某些词语的搭配关系、某些语义场内的义位构成等方面深入挖掘连云港方言词汇的过渡性特点。结合连云港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的隶属和更迭以及历史上的移民因素等方面,详细探讨非语言因素对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影响,探寻连云港方言词汇与相应地区远近亲疏关系表现不同的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对中职生人格优势、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乐观态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52名中职生进行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心理健康课程干预,授课
高压电气设备在使用之前、使用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电气试验,主要针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查看是否存在绝缘缺陷,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和运行安全。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
模分复用技术是大幅增加单纤光通信容量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与当前密集波分复用传输系统和多波长全光交换系统匹配形成高容量、多业务和高保密性的全光通信网络。模式转换器
众所周知,踝关节是人体最易受伤的关节,踝关节扭伤也是体育活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且以内翻位损伤最为常见。这是因为它的解剖学特点,从这点来看,它由胫骨、腓骨远端、距
搜狐公司房地产频道(realestate.sohu.com)在今年春季首次成功举办网上房展的基础上,再次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和多媒体最新技术,首家推出网上个性化选房方案,使众多有购房需要的消费者足不出户,轻松点击搜狐网站即可获得所需的楼盘资料,实现一对一的选房解决方案,使开发商能够以最快捷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目标客户。此次网上房展在京、沪、穗三地同时推出,从2000年8月25至2001年2月28日,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其对于周围居住环境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具体的施工期间,因为周围的环境条件较为复杂,基于此,必须加大对各个环节的
文章介绍了对江苏省赣榆、东海两县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结果,提出了当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就如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出了见解。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建设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也越来越复杂,参建的单位也越来越多,人们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企业之间的
喀什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形成了原址改造型和异地建新拆旧型两种新农村建设与庭院经济耦合的用地模式。原址改造模式成本较低,需要周转用地少,庭院经济增收效益明显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是很大的,正因如此,也就使得某些建筑单位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常常采用一些不合规范的竞争手段,来使得自身利益得到实现,长此以往,必定会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