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微观理化特性基础理论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mjx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油机在世界范围内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碳烟微粒排放对环境污染严重并日益威胁人类健康。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是去除碳烟微粒排放最有效的后处理技术之一。其再生问题一直是DPF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高效节能地完成DPF的再生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力求达到的目标。本文就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的复合再生过程中的微观理化特性展开了相关研究。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于AVL-Fire和Boost的后处理计算模块,构建DPF流场、内部压降、碳烟预测和再生化学反应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研究DPF相关物性参数对其内部碳烟捕集过程、主动再生频率、主动再生最高温度的影响;基于CHEMKIN-PRO构建DOC-DPF系统主动再生时后喷助燃剂的低温燃烧简化机理,研究后喷助燃剂的种类以及内部成分配比对其燃烧和排放的影响;构建DPF内部NOx(包含N2O)和PM之间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利用柴油机台架测试系统对其排放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排放测试试验结果对反应机理进行试验验证,研究DPF不同入口条件下的NOx-PM反应过程。本文经研究发现,高孔密度、高进出口比例、六边形孔道、高壁面渗透率、低碳烟渗透率、高灰分分布系数、低初始灰分量、较大孔道壁厚等物性参数有利于实现DPF的节能、有效再生。分别研究了滤饼层碳烟和深床层碳烟压降曲线,将二者的交点定义为滤饼层和深床层碳烟压降曲线交点TR。TR与DPF的最佳再生时刻密切相关。将TR的监测与DPF再生信号相关联,可以有效降低主动再生频率。TR会随DPF孔道壁厚的降低和碳烟渗透率的升高而推迟。本文研究得到了甲烷-氢气混合气做DPF助燃剂的11步简化反应机理和正庚烷-甲苯混合物作为柴油替代物做DPF助燃剂的32步简化反应机理,两种混合物之间分别的掺混比例对其性质影响很大。随着H2在甲烷-氢气混合气中的掺混比增加,燃料的燃烧速率加快,滞燃期缩短,CO排放有所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增加,H2掺混比超过20%时,氮氧化物排放的数值大幅增加。随着甲苯在正庚烷-甲苯混合物燃料中掺混比的增加,降低了燃烧速率,滞燃期相应变长,燃烧更加缓慢,CO排放比同条件下反应的甲烷-氢气混合气增大了50%左右,但氮氧化物排放极低。本文构建了DPF内部含N2O的NOx-PM详细反应机理,并通过研究不同入口条件下NOx和PM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发现DPF入口温度应该在400~500℃之间最为适宜,此时能够保证较高的碳烟微粒去除效率,又不会因温度过高抑制NOx的去除。引入DPF入口处柴油机尾气中NO2占NOx总含量的比值系数α,控制DOC的工作过程从而将α值控制在0.7~0.8范围内可以在不过多恶化NOx去除效率的前提下达到对碳烟微粒的较好再生去除效果。引入DPF入口柴油机排气中NOx和PM中碳的摩尔比值为β,β=1左右NOx的去除效率最高,β≥8时,碳烟微粒在此条件下仅仅依靠DPF内部反应物的相互化学反应已经可以完成连续完全的被动再生。但在实际发动机运行中仍须兼顾NOx的排放且辅以相应主动再生手段。经研究发现N2O是NOx-PM反应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它的存在能够进一步降低碳烟微粒的起燃临界温度。CO也是NOx-PM反应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它能继续与其它氧化剂反应并最终生成CO2,同时也能间接促进氮氧化物之间的转化与还原。在CO与氮氧化物反应过程中,CO和氮氧化物的比例关系的影响,要远大于CO与不同种类的反应物发生反应的影响,适当提高氮氧化物在反应物中的比例有助于提高CO的去除效率。本文通过对DPF微观理化特性的研究,掌握了DPF主、被动再生时的相关规律以及对应的控制策略,为今后的研究中更好的实现DPF高效节能再生打下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目标跟踪技术在社会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人机交互、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导航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对深入研究通用、健壮的目标跟踪算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经过学者们近三十多年来的辛苦努力研究,跟踪算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目标运动的随机性使得目标所在图像帧中的区域估计不准确,难以建立鲁棒的系统模型更新机制。此外,由于被跟踪对象自身的变化(如大小、旋转、快
学位
软预算约束理论最早是研究社会主义国家对亏损企业,尤其是对国有企业不断救助的现象。软预算约束问题对于转型经济体来说,会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征,同时也可能是金融体制面对的常态。软预算约束理论逐渐发展为现代经济学的前沿理论之一,本文拟从中国现实制度背景出发,将软预算约束理论与博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相结合,来对中国软预算约束的产生机制、度量及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相关理论分析。主
学位
<正>依据“2017年版课标”要求编写的选择性必修教材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在教学中如何避免“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同质化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使选择性必修教学体现出与必修教学的联系与差异,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化处理,以确保“选择性必修”要求的实现。教学化处理,是指在教学准备和设计过程中,根据具体教学(学习)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增删和开发,准确挖掘教学的核心内容或价值,
期刊
建筑物周围的局部冲刷是造成建筑物失稳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一直是海岸工程中的重要课题。局部冲刷问题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有一定的成果,但主要集中于河道单向流情形或清水冲刷,动床冲刷以及波浪或波流等振荡流作用下的局部冲刷问题研究则相对较少。另外,以往的物理模型试验主要利用小水槽进行实验,得到的经验公式在应用于原型实际时往往出现预测值偏大的情况。基于此,本文运用大比尺水槽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
学位
金属和半导体纳米颗粒因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而备受人们的关注。本论文采用物理方法,即离子束技术和超声剥离技术,围绕典型的贵金属Ag纳米颗粒、半导体TiO2纳米颗粒和新型半导体黑磷纳米颗粒的合成、调控与特性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其主要内容、结果和结论如下:(1)在SiO2基底中顺次注入105 keV、1×1017 ions/cm~2的Ti离子和100 keV的不同剂量(1×1016、3×1016和5×
学位
含硫燃料的大量使用会造成酸雨、雾霾等环境问题,因此对燃料油深度脱硫成为提高燃料油品质的重要目标。相比于加氢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和氧化脱硫技术具有操作成本低、选择性高、辛烷值损失小等优点而倍受关注。因此,本文采用改性Na Y分子筛和铈钼复合氧化物作为脱硫剂,研究了它们在模拟汽/柴油中的脱硫性能。本文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和碱处理法分别制备了Cu Ag Y和B-Y吸附剂。使用XRD、N2吸附脱附、ICP
学位
本文将丙烯腈(AN,偶极单体),丙烯酰胺(AAm,氢键单体),2-丙烯酰-2-甲基丙磺酸(AMPS,阴离子单体),在亲水性交联剂PEGDA575的存在下,以紫外光引发无规自由基共聚得到了一种双物理作用增强(DHIR)的水凝胶。其中PAMPS的静电排斥用以保持凝胶网络的吸水性,同时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和氢键的协同效应使得DHIR水凝胶的拉伸断裂应力高达8.3 MPa,断裂伸长率为140-716%,撕裂
学位
柴油机扩散燃烧反应速率受限于油气混合速率,而压缩末期缸内空气运动是影响油气扩散混合速率的关键因素。从机理层面认识压缩末期缸内气流运动的物理过程是实现高效、清洁燃烧的重要理论基础。柴油机缸内的气流运动是多尺度、强烈非线性的科学问题,包含了大尺度的涡流、挤流与小尺度的湍流等基本流动形式。本课题针对压缩末期缸内气流运动问题开展了实验研究,在一台单缸光学柴油机上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方法测量了不同边界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运用日益增多,对互联网的依赖也不断增强。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出现以来不断创新,规模快速扩张,改变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给传统金融带来了很大影响和冲击。本文建立了金融市场竞争模型,对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竞争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运用实证方法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探讨了互联网环境下金融风险在金融子行业间的传递规律。主
学位
近年来,我国低热值煤(煤矸石、煤泥和洗中煤)电厂的装机量已达30000MW,其由于燃用高汞含量的低热值煤而成为人为汞排放源之一。目前有关低热值煤电厂汞迁移的基础研究和相关数据严重不足,制约了低热值煤电厂汞控制技术的发展,因此本论文对低热值煤燃烧过程中汞的迁移行为及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法、程序升温热解-元素汞检测系统(TPD-AFS)研究了低热值煤中汞的赋存形态与热稳定性。结果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