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汕头海关严防猛打的攻势下,粵东地区成品油走私活动整体上处于可控的态势,但在重点海域和非设关地的成品油走私仍是屡打不绝,成品油走私案件仍是粵东地区最主要的走私案件类型。 当前粵东地区成品油走私治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各缉私主体的执法功能碎片化,整体联动性不足;跨部门责任边界模糊,责任落实不到位,出现敷衍推诿现象;相互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信任合作机制尚未健全;反成品油走私协调机制尚未完善;执法形势严峻等问题。究其原因,是未能采取整体性治理模式来开展成品油走私治理,因而出现管理分散化,执法碎片化的现象。为防止这种分散式、碎片化治理带来的成品油走私治理困境,必须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指导,运用整合、责任、合作和协调等治理理念,寻求有效的治理对策。 按照整体性治理理论构建反成品油走私治理体系,应当包括如下内容:一是科学整合反成品油走私的执法功能。包括整合海关内部情报、查缉、办案等部门的反成品油走私力量,整合码头和船舶监管职能,优化反成品油走私执法信息系统。二是清晰划分部门间的执法责任边界。完善缉私职能定位的顶层设计,明确中央、地方与执法机关的反走私职责,明确海防与打私办和各缉私执法部门的职能作用,推进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的完善,通过优化绩效评估机制来科学检验执法责任执行情况。三是构建部门间互信的伙伴合作关系。既要深化海关内部之间的协作,又要构建跨部门的信任机制。四是改革优化反成品油走私协调机制。建立查缉行动的协作机制、流通领域的监管合作和成品油运输工具的监管协作体系,健全执法决策制定的协调制度,强化与司法部门和跨区域部门的执法合作,构建成品油走私预防体系。 反成品油走私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治理工程,必须坚持整理性治理模式,既要单兵作战,更要依靠多部门的共同协作来实行兵团出击,“约纵连横”,从全链条构建成品油治理体系。通过构建整体性治理体系,以期充分发挥各缉私部门合力,有效解决粵东地区成品油走私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