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功率芯片的过温保护分析与电路设计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27581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的智能功率模块相比,智能功率芯片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随着电机紧凑型和可靠性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实施,智能功率芯片的需求量正快速增长。然而,严苛的系统应用环境和独特的内部构造易使智能功率芯片温度升高,造成可靠性问题,因此一个高精度、稳定性良好的内置过温保护电路对智能功率芯片及其应用系统的可靠性极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过温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并分析了片上温度检测技术及其性能和传统的智能功率芯片中过温保护电路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智能功率芯片的实际应用情况和特点对其过温保护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设计了高可靠性的过温保护策略;最后,着重研究了三极管温度检测电路的线性度、灵敏度及电源电压三个参数,针对过温保护电路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温度检测方法,设计了一款应用于智能功率芯片的高精度、低功耗过温保护电路并采用Cadence Spectre软件仿真验证。本文设计的过温保护电路,采用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差△VBE进行温度检测,显著提高了线性度,减小电源电压变化和工艺偏差对过温保护开启温度点和关断温度点的影响:采用本文提出的温度检测方法,在低温区温度检测灵敏度较低,而在高温区灵敏度较高,从而减小基于△VBE的温度检测输出电压值,使得电路能够工作于低电源电压下,降低电路功耗;采用可再生比较器,利用其内部正反馈,提高电路的转换速率,从而提高过温保护电路的精度。本设计基于华润上华的0.5μm 600V SOI BCD工艺进行流片,测试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的过温保护电路,在50℃至150℃温度范围内,平均温度检测灵敏度大于11mV/℃,非线性误差小于5%:在电源电压从3V变化至6V时,过温保护关断温度和开启温度的偏差均小于2%:在电源电压为5V时电路整体功耗为0.65mW,测试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我国在生态保护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了完善国土空间规划,要坚持以三条控制线为主,完善规划和管理。所谓的三条控制线,主要是以生态线和农田及其城镇开发
天然棉纤维在化学结构上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但还有其它化合物存在,尤其在初生层上。 Kling & Mahl棉纤维模型(图1)和大家熟知的锡莱研究所的初生层和次生层结构模型(图2),用棉
从分析新引入PLMN带来的网络指示问题入手,着重阐述了SIM/USIM卡中的运营商PLMN列表、MM/GMM info通知、UE中的运营商PLMN列表等方案,并对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之一,我国的老龄化发展速度快、老年人口数量多且规模大、高龄人口比例高,老龄化问题比其他国家更复杂、严峻,亟待解决。政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