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锂硫(Li-S)电池因硫理论比能量高达2500 Wh kg-1,理论比容量为1675 mAh g-1,以及低成本和高丰度的优点,作为下一代储能系统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硫的低导电性和严重的穿梭效应,Li-S电池存在如下挑战:低库仑效率,低循环稳定性,快速衰减的放电比容量,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和活性硫材料的低利用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员已经开发设计了各种三维(3D)多孔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大的比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硫(Li-S)电池因硫理论比能量高达2500 Wh kg-1,理论比容量为1675 mAh g-1,以及低成本和高丰度的优点,作为下一代储能系统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硫的低导电性和严重的穿梭效应,Li-S电池存在如下挑战:低库仑效率,低循环稳定性,快速衰减的放电比容量,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和活性硫材料的低利用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员已经开发设计了各种三维(3D)多孔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电化学稳定性而用作硫主体材料,此类材料可以促进Li+扩散,缩短电子传输途径,以及充电/放电期间缓解电极材料变化,大比表面积提高硫利用率。此外,导电聚合物在锂硫电池方面也有广泛应用,例如聚吡咯(PPy)与多硫化物具有强烈的相互作用,由于其独特的长链结构和PPy中氮原子中的孤对电子,可以减少多硫化物的溶解。此外,PPy膜不仅具有优异的机械弹性,而且表面粗糙,可以适应体积膨胀,增强活性物质的粘附性,并进一步捕获溶解的多硫化物,提高电池循环稳定性。本文通过设计聚吡咯包裹中空多孔结构与硫的复合正极材料,极大程度改善了锂硫电池存在的问题,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碱刻蚀法合成中空沸石分子筛微球,并于其空腔内负载单质硫,导电聚合物聚吡咯包裹分子筛微球。空心多孔分子筛(HZS)具有丰富表面积和孔体积,其作为高效纳米硫载体,PPy纳米粒子修饰在HZS表面作为导电网络。核-壳结构HZS/S@PPy具有以下优点:1)多孔HZS球体提供足够的储硫空间,并作为多硫化物的屏障化学吸附层中间体,从而减少硫的损失;2)中空HZS微球可以适应硫的体积膨胀,促进结构稳定性;3)导电PPy颗粒均匀分布在HZS/S表面,以增强HZS/S的导电性,进一步提高结构稳定。2.将合成的ZIF-67作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将ZIF-67与KMnO4反应,合成三维中空多孔结构的CoMn2O4,利用熏硫法制备CoMn2O4/S,在CoMn2O4/S复合材料表面进一步包裹聚吡咯导电层增强Li-S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放电容量,三维中空结构可以容纳吸附硫,提高硫负载量,减少多硫化物在电极间的穿梭溶解,并且导电聚合物增强复合材料导电性,提高电导率,从而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都得到很大提升。3.以淀粉和三聚氰胺作为原料,通过糊化和高温热解,成功制备了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并将碳材料和硫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利用熏硫法制备硫/氮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硫与掺氮碳材料复合,氮原子均匀地结合到具有受控化学性质的碳材料中,可以极大地改变块状碳结构的性质,多孔结构可以增加硫负载量,并且减少多硫化物的溶解和转移,从而提高Li-S电池的容量,增强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以碳为主体的表面化学改性是改善碳/硫基阴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良好方法。
其他文献
多联机作为暖通空调系统的主要形式之一,具有安装方便、设计灵活、控制智能化、运行稳定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建筑中。随着多联机系统的推广及普及,其节能和安全问题也将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在实际运行状态下工况变化的复杂性,多联机系统会发生各种典型故障,从而影响其工作性能,导致能耗增加,还会产生昂贵的维修费用,甚至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对多联机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及时的检测与诊断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运
露天堆放的煤矸石在雨水淋滤作用下,污染物质大量释放,造成堆放区下部土壤包气带渗透系数发生变化,从而有利于部分有毒有害成分进入土壤,危害堆放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对于土壤-矸石系统的研究大多是采用淋滤与渗透实验来探究渗透性的变化机理,但涉及土壤包气带矿物溶解沉淀及微生物生长繁殖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2258),利用陕西韩城燎原矿区煤矸石为研究对象,运
星系的结构和形态不仅可以反映星系的物理特征,而且可能与其它物理性质具有一定的联系[1]。例如,对于早型星系一般具有年老、消光弱、颜色红、恒星形成率低、多位于高密度区
电子镇流器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工业照明、城市交通等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绿色照明、节能照明的普及,其市场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向着小型化、轻量化和高效率方向发展。高增益DC-DC变换器作为电子镇流器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要起电气隔离的作用,同时还要保证变换器本身高效稳定的运行。针对电子镇流器中高增益DC-DC变换器出现的若干问题,本文在已有高增益拓扑基础上,结合双向正负倍压整流电路,改进一种隔离型高
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共乘出行具有节约费用和乘车便利的优势。由于共乘出行策略的实施往往需要提前部署软硬件设施,且其效果需对大规模车辆的长期运营数据进行分析,这使得难以在真实交通环境下快速有效地验证该策略的可行性。因此,搭建共乘出行仿真系统有助于评估共乘出行策略在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可用性。本文对共乘出行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其进行系统仿真建模,这样有助于评估共乘出行策略的实施影响,
页岩气储量丰富,分布广泛,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非常规能源。但与常规油气开采的研究相比,页岩气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一方面是页岩气开采历史较短,另外一方面页岩储层致密,渗
为满足航空航天领域高推进比、低能耗的要求,TiAl合金和Ti_2AlNb合金因具备优异的综合性能,如密度低、抗氧化、在高温时也保有相当的强度而备受关注,被认为是在600℃1000℃有望代替某些镍基高温合金部件的新一代轻质结构材料。然而,这两种合金由于室温韧性较差,使得变形和铸造过程都较难得到理想的显微组织,因此理解温度对合金相变的影响机理十分重要。本文通过相场法对TiAl合金及Ti_2AlNb合金
渤海油田开发中后期,长期水驱导致储层内形成了渗透率较高的窜流通道,造成水驱效率低、含水率高、总采出程度低的特点,通常情况下,都采用化学调驱方法封堵水窜通道,改善水驱
钢铁材料经渗硼后能获得高温硬度高,耐磨性能好,耐腐蚀性好等综合性能优越的渗硼层,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渗硼温度高,易在渗硼层表层形成FeB相、疏松和孔洞等缺陷,这是限制渗硼应用扩展的主要原因。本文对常规粉末渗硼密封方法进行改进,并针对传统电场辅助渗硼时用SiC作填充剂在高温时电场热效应高的不足,用α-Al_2O_3替代SiC作填充剂。通过调整渗硼剂配方和渗硼温度及时间参数,对电场辅助渗硼
由于钢管和核心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钢管混凝土结构相较单一的钢管和混凝土具有不可比拟的力学性能。因为核心混凝土受到钢管的被动约束,其受力情况复杂。目前,虽然已经有很多关于钢管混凝土的数值模拟研究,但这些模拟有各自的不足。本文基于ABAQUS塑性损伤模型理论框架,对核心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进行改进,主要工作如下:一、提出与约束相关的屈服准则、流动法则及硬化/软化准则。采用三轴约束下屈服准则代替单轴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