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备受人们的关注。用货币化形式表达评估过程和结果,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基础方式。生态系统服务有很多分类,并且各种功能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维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大环境。本文以我国三江平原湿地为研究对象,结合生态学理论、经济学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技术,对其生态系统服务的主导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货币化评估。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将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其功能价值主要包括供水价值、物资生产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固碳释氧价值、气候调节价值、休闲旅游价值、生物栖息地功能价值、教育科研价值和非使用价值。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市场价值法、替代法、生态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碳税法和造林成本法、条件价值评估法等经济学方法,得到三江平原湿地2013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1645.19亿元人民币,占黑龙江省GDP值的11%。其中,直接使用价值共676.17亿元,包括供水价值38.91亿元,农林渔业资源价值637.25亿元;间接使用价值共958.27亿元,包括涵养水源价值49.75亿元,固碳释氧价值746.61亿元,气候调节价值148.60亿元,休闲旅游价值4.29亿元,生物栖息地功能价值0.33亿元,教育科研功能价值8.70亿元;非使用价值10.75亿。可见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容小觑,特别是物质生产功能、涵养水源功能、固碳释氧功能和气候调节功能价值所占比重最大。在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使用价值时,本研究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类功能评估方法做了适当选择。例如在固碳释氧价值的估算中,将沼泽植物和农作物的固碳价值分为地上和地下,避免了地下部分价值的遗漏;在估算调节气候价值时,本研究应用的中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当量因子表。在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非使用价值时,本研究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支付意愿模型,做了科学合理的设计问卷、数据调研、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三江平原湿地的人均支付意愿是126元,总支付意愿是每年10.75亿,价值量较大且不容忽视。与此同时,通过模型回归分析,得到三江平原湿地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影响因素中性别和年龄对支付意愿的影响较小,教育程度、收入和工作性质对支付意愿的影响较大。最后,本文根据三江平原湿地存在的问题和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结果,对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提倡适当开发三江平原湿地的旅游价值,呼吁个人和政府要一起保护湿地和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