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学新知之间的边缘人 ——以晚清温州士人刘绍宽为中心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以来,新学以席卷之势进入中国社会,给近代士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旧学的浸润和新知的影响交织,不少士人的思想都会出现矛盾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而对这样的士人思想,学界已有较多讨论,传统观点认为士人在受到新学影响前后的思想是截然两分的,他们思想当中的旧学与新学、传统与现代是完全断裂的,这一说法固然过于绝对;与此相对的主线不断论则认为士人的思想实际上具有某种一贯性,即使受到了新学的冲击,他们的前后思想也并没有出现过所谓的断裂,这恐怕也不尽然正确。本文通过对晚清温州士人刘绍宽的个案研究,来讨论近代士人处于变革时期矛盾和边缘的思想状态。刘绍宽(1867-1942)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他的成长过程受到了传统学术的深刻浸润,又在壮年时迎头遇上新学涌入的大潮,他的身上因而呈现出新旧两种文化的复杂交融。由于晚清社会时局的变化,新学传播成为大势;而近代温州永嘉之学的复兴和温籍士人的推波助澜,加上亲缘与学缘关系带来的影响,使生活在其时其地的刘绍宽更易于对新学抱有比较积极的态度,他广泛涉猎新学领域,在当时以趋新而闻名。同时,新学对于他而言不啻为一种文化资本,在教育事业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新学帮助他建立了事功,他成为温州新式教育界的头面人物。由于受到新学的影响,他接受了很多新概念,还认为传统伦理中的五伦、传统宇宙观中的五行等意象都是凑合而成,这些伦理、宇宙观念已经触及到了中国传统学术的根本,这说明在他的思想中,传统中学的知识架构已经出现了动摇。但这样的动摇并没有使他从此完全倒向新学。在他跨越了旧学边界进入新学领域以后,身处旧学与新知之间,刘绍宽的内心对传统中学的怀恋和对精神家园的渴望一直存在,新旧两种文化并存,对他同时产生影响。由于沾染了新学的原因,他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传统中学的信徒;但传统学说的影响根深蒂固,由此塑造形成对道德境界的需求,新学并不能满足。刘绍宽在两种文化之间处于割裂状态,借用社会学的理论,他成为文化心理上的“边缘人”。在经历了这样的边缘状态以后,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学术取向变化和阅历增长,他最终依然选择以传统中学的修养身心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之学。刘绍宽在近代的思想变化反映了转型时期士人思想变化的复杂性。在新学涌入以后,不同人群的思想状况可能会有不同的反映,有的士人从信仰旧学转变为皈依新学,思想当中出现了明显的崩断;有的士人对传统中学抱有一贯的坚定信念,思想的主线从未偏离。而如刘绍宽一类的士人则与以上两种都不相同,他们虽然在晚年选择了归复旧学,但在转型时期也有过彷徨与动摇的边缘状态,也确实存在过思想的断裂。因此对待这类问题,我们要看到个人思想的复杂性,不能一概而论,以个体的情况来概括全貌。
其他文献
根据十九大报告的内容,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过去重点关注经济的增长数量,导致“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的利用度不高,引起自然环境的大幅度的污染。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阶段。经济要从追求高数量转向追求高质量,必须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由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全要素生产率驱动。从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逐渐扩大,在
中概股的形成可追溯到上世纪末期,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兴起带来了相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但这些企业由于成立初期业绩较差,发展前景不明,在国内市场出现了融资困难。于是一大波企业远赴海外上市。然而海外融资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中概股的经历可谓是跌宕起伏,从备受追捧到私有化退市潮,只经过了短短几年时间。从2018年开始,国内证监会出台了CDR试点政策,为中概股在境内融资提供了新渠道;同年,美国证监会允许符合
可辩驳推理(defeasible reasoning)是一种非单调性(non-monotonic)的推理,即结论可以被新的额外信息所推翻(Politzer,2007)。其相关研究多采用条件推理的MP形式。据此,这种推理中的可辩驳性可被看作是对条件推理中命题的内容联系方式(命题形式)的辩驳(胡竹菁,2000)。以往研究发现,前提和额外信息若存在相反的情绪效价,尤其当额外信息为负性而前提为正性时,其原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国家GDP增长的最强力的三个“引擎”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对于我国来说,我国政府对于投资和出口的关注要多于消费,这也导致国内的需求处于未被完全激活的状态。伴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阶梯型增加,居民手中的财富逐渐增加,这些财富的构成和结构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多样化。但此间不论居民手中的财富怎么增加,以房产和金融资产为主的资产类型都是无法替代的。而这种资产的配置模式也意味着居民
银行业作为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厘清其结构变化之于产业升级的影响,对于像中国这样的银行主导型国家而言,无疑是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逻辑起点。对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观察表明,银行业结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和空间外溢效应。然而,已有的文献多限于二维视角的研究,并未对实践的发展作出足够的响应,从空间区位的三维视角探讨银行业结构经由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逻辑关联与作用机理,
形如“明天将会下雨”之类的未来时态句,就此刻来说,其真值如何?这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根据传统以及现代经典逻辑的“二值原则”,即一个命题要么为真,要么为假,我们不论是单从字面意思上进行直观把握,还是以二值原则为前提凭借一系列逻辑规则进行推理,似乎都很容易得出未来偶然事件必然发生或必然不发生的结论。由于这一观点的反直觉性,以及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中所做的反驳论证并不足以令人满意,当代逻辑学家和哲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逐渐融入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了机会,跨国企业得到了空前发展,过去几年国有企业一直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据主要地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等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有了走出国门的意识,2017年民营企业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首次超过了国有企业,在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提升的同时,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质量的提升却没有跟上。企业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遇
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木构结构和特有的建筑群形成的环境氛围带给人的艺术感染力而在世界建筑体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院落作为中国组群建筑基本单元在汉代已经发展成熟,其不仅给予了使用功能相对模糊的单体建筑以明确的思想内容,也为现代人们熟悉的合院建筑类型中的“四合院”式组合的形成作出了铺垫。对汉代传统建筑的研究因地面现存建筑实物基本不存在而面临一定的困难。现在汉代和苑建筑的遗迹仅有三处,分别在辽宁辽阳
当前,我国水资源水环境问题较为复杂,各地普遍存在地下水超采、水环境污染、可利用水量严重不足等问题,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对各流域取水总量控制及水资源合理配置进行研究,能够为水利部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以漳卫南运河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长序列水文气象资料及区域水资源配置模型,对漳卫南运河流域2020年及2030年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供
“双一流”背景下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引起广泛热议,社会大众对于学科排名以及国家接下来的拨款动向十分关注。我国“双一流”建设方案提出“开放竞争、动态调整、绩效导向”的政策思路,明确要求打破身份固化限制,根据绩效评估结果进行财政支持,形成激励约束机制。然而,要落实绩效评估和绩效拨款的政策思路,首先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其次要研制基于绩效评估结果的财政拨款机制。在这方面,英国大学科研评估制度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