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视觉变量与全空间增强现实可视化方法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k2pwerq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空间(泛指“人-机-物”三元空间)信息是描述三元空间中复杂时空现象的各种信息的集合,是时空大数据的主要内容,也是空间智能计算和平台建设的基础。所谓一图胜千言,可视化是将信息转变为人类可理解形式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当隐含在数据中的线索被突显后,以符号化和沉浸式融合的形式进行表达,并结合人类的视觉和领域知识,可将大量异构数据转变为有价值的知识,这是当前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亟需突破的难题之一,也是人们提升空间思维的重要需求。然而,全空间信息具有多源、异质、多维和复杂关联等特点,使得其可视化面临针对不同用户进行易感知呈现的难题(即“看不见、看不清、看不懂”)。为此,本文在总结现有视觉变量和地理可视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多模态时空数据自适应可视化与分析需求,深入研究了如何对多模态时空数据进行结构优化,构建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增强现实场景,将高维时空数据进行易感知呈现的全空间增强现实可视化方法,充分顾及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多层次语义视觉变量约束,旨在突破符号化与沉浸式可视化过程中的视觉超载与视觉混乱瓶颈,实现“连续与离散、动态与静态、精细与概略、真实感与抽象”相宜的自适应可视化。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全空间增强现实可视化的内涵。人机物三元空间紧密耦合,全空间(泛指人机物三元空间)信息是描述三元空间中复杂时空现象的各种信息的集合,包括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实体及其状态、属性、行为和关联关系等。如何对全空间信息进行互增强表达和易感知呈现,必须对全空间信息进行有效融合,构建具有统一描述的多粒度时空对象场景模型;对全空间增强现实可视化任务的分类、描述等进行了定义;在此基础上构建全空间增强现实可视化方法和基于视觉变量系统的符号模型描述。(2)多层次语义视觉变量体系。视觉变量被用于将信息转化为人类视觉系统所能感知的形式,其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地图变量”到“GIS变量”再到“泛地图可视化变量”,从“二维、静态变量”到“三维、动态变量”再到“多形式混合的复合型变量”。已有视觉变量的研究侧重于“信息-图形映射”的方法,即感知层面,而缺乏考虑对"重要性"和"不重要性"的平衡所衍生出的“智能”,即对信息和可视化任务的语义理解,难以满足人机物三元空间融合的全空间多粒度时空对象场景增强现实表达。本文在现有视觉变量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并构建了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可扩展性的多层次语义视觉变量体系,增强了视觉变量表达信息的能力,使其支持复杂信息场景多样化表达的需求。(3)任务驱动的多层次聚焦可视化机制。聚焦+上下文(Focus+Context,F+C)是可视化中解决信息过载的重要方法,现有的F+C可视化方法研究主要针对特定数据结构或视图形式,缺乏对聚焦深层次原因的理解和抽象,而全空间增强现实可视化针对的信息多源、异构,可视化任务、形式、视图和用户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现有的F+C可视化方法难以应对这样的需求。为此,本文深入分析了聚焦的本质,将其纳为三个核心因子的作用:感兴趣程度(Degree of interest,Do I)、细节层次(Level of details,Lo D)和抽象程度(Degree of abstraction,Do A),分别从任务、数据和感知三个层面控制聚焦的程度,通过其变化来控制场景对象/实体/数据“易感知”程度,并配合适宜的可视化表达形式,从而达到平衡视觉信息负载、提高视觉引导性和增强信息视觉传递效率的目的。并引入基于眼动追踪的评价方法,突破传统地理可视化由主观因素主导,难以客观量化调节可视化参数的难题。(4)原型系统及实验分析。面向智慧城市全空间增强现实决策支持,设计研发了多终端-多视图协同的全空间增强现实可视化原型系统,以高层建筑火灾应急指挥为例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眼动试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语义视觉变量与聚焦可视化机制在市域全局灾情态势感知-区县现场指挥-受灾场所灭火救援等多层次可视化任务中的有效性,受试者感兴趣区域注意力吸引效率和关注程度明显提升。
其他文献
数学实验是促进自主探究、催生思维生长的发动机、驱动器,也是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一个支点。因此,教师要立足整体,精准策划,通过适切的数学实验,让学生收获一些正本清源的原理认知、去芜存精的概念理解、敛聚而生的建模意识、刻骨铭心的活动经验。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的“保护伞”,专利数据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载体之一,是科技型企业与科研人员了解最新科学技术情报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将适合的专利推送给需要的用户,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依托于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摩托车(汽车)知识产权信息中心所申报的“全球产业及人才图谱构建及系统实现”项目的数据支撑,以向用户进行合理的专利推荐为目的,围绕基于知
以硬脂酸、软脂酸、油酸、环烷酸4种有机酸和活性MgO为主要原料,设计合成复合无机-有机酸镁腐蚀抑制剂,考察了其使用性能,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复合碳酸镁-环烷酸镁腐蚀抑制剂具有较好的效果,加量为1000 μg/g时,烟气中SO3含量降低了70.0%,钢片腐蚀速率降低了21.6%。合成的产品是一种纳米级MgCO3粒子,能在有机酸镁胶束包裹下形成稳定的胶体体系,有效解决了MgCO3粒子在
以高脂饲料喂养小鼠,建立高血脂症模型。以奥利司他为阳性对照,以小鼠体质量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浓度为评定指标,研究不同剂量文冠果叶总皂苷对小鼠的减脂保健功效,并分析其对小鼠体内胰脂肪酶(PL)活力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文冠果叶总皂苷高剂量组(200 mg/kg)的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差别(P>0.05);与模型
该研究通过4周游泳训练构建小鼠运动模型,探究凝结芽孢杆菌CGMCC 9951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安静对照(SC)组、运动模型对照(EC)组、凝结芽孢杆菌低剂量(LC)组、中剂量(MC)组、高剂量(HC)组。通过4周游泳训练建立小鼠运动模型,期间每天补充凝结芽孢杆菌CGMCC 9951,测量小鼠体重和主要脏器重量、游泳力竭时间、血清生化指标(血糖、乳酸、血氨、血尿素氮、乳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大影响,表明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越来越高。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是助力产业振兴的必然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这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发展县域经济与实现农村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多次强调依托地方资源禀赋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与融合发展。就莎车县的巴旦姆特色产业而言,推动莎车县巴旦姆产业融合
波动性、间歇性与随机性是风力发电的固有的不确定性,目前由于风力发电大规模并入电力系统安全性、经济性等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文中对风电不确定性因素分析和风电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影响等并对风电不确定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具有借鉴和指导参考意义。
为了明确日光温室墙体蓄热性能是否与日光温室墙体层的构筑方式以及所采用的建筑材料热工性能相关联,该研究将相变材料与普通建筑基材分别以直接掺混方式与分层涂抹方式构筑复合相变墙体蓄热层,于2015-11-15~2016-03-15对天津市西青区天津城建大学实验基地不同墙体构型的日光温室开展实验研究,并以分层式日光温室和直混式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处理温室各墙体温度分布、室内空气温度分布以及温度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