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对冠心病伴糖尿病的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分型,来探讨不同证型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并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为中西医结合有效治疗冠心病伴糖尿病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从济南市中心医院保健科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筛选出痰浊及瘀血证型各40例,详细询问其病史,记录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钠尿肽(BN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大动脉脉搏传导速度(PWV)、下肢动脉阻塞指标(ABI)、肾功、凝血系列、血流变等一般资料。结果:本课题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相比较,在血压、TC、HDL-C、LDL-C、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HCY、血浆粘度、PWV、红细胞聚集指数、IMT、凝血酶时间方面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在HbAlc、血肌酐、全血粘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活动度)方面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两组患者心血管多种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lc(P=0.034)、TG(P=0.024)、BMI(P=0.044)、HCY(P=0.001)的异常与痰浊证型密切相关;IMT(P=0.026)的异常与瘀血证型密切相关。结论:在冠心病伴糖尿病的两种主要中医证型中,痰浊证型与HbAlc、TC、HDL-C、LDL-C、血肌酐、WHR、BMI、HCY、全血粘度、血浆粘度、PWV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密切,瘀血证型与血压、红细胞聚集指数、IMT、PT%活动度、凝血酶时间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