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应力软岩公路隧道力学特性及衬砌施作时机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e_jl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国隧道工程界出现了许多修建在围岩条件复杂、构造地应力大的隧道工程,其中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的修建难度极大。国内外学者已对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就支护理论及本构模型统一与否、支护结构与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支护的最佳施作时机等方面还没有完全从理论和实践上解释清楚,也没有形成业界公认的软弱围岩的开挖、支护、监测、处治、预防的完备施工控制体系。本文以在建的渭武高速木寨岭特长公路隧道为依托工程,分析了炭质板岩的流变力学特性,建立了描述软岩流变全过程的粘弹塑性流变力学模型,利用理论解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手段,对经典的收敛—约束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及改进。根据软弱围岩开挖后的变形特性与隧道各支护形式的刚度,构建出了围岩特性与支护特征曲线,找到了二次衬砌的最佳施作时机,对隧道的后续施工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简述如下:(1)提出了一种快速建立复杂三维地质模型的新方法,即借助Surfer软件强大的插值功能和Matlab软件的矩阵处理功能,首先以Sufer为建模前处理平台,通过对地表及岩层三维地质高程信息的提取与转换,然后在FLAC3D 6.0内置模块的基础上,通过二次编制fish语言将经由Surfer得到的模型数据进行转换,生成FLAC3D可以识别的数据文件,达到了前处理过程中大型三维地质模型的相对简捷、快速、准确建模的目的。发现建立的模型与山体实际地形形状相似度较高,从而为后续初始地应力场的顺利反演搭建了良好平台。(2)对隧址区域初始地应力进行了反演,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区域构造应力场。结合现场钻孔地应力实测值的拟合回归成果,对比分析了实测值和模拟值二者之间的误差,发现二者数据一致性比较高;分析地质应力云图中的三个应力等值线走向规律,可以确定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和深度之间的正比关系;最大水平主应力值普遍相对偏高,显示出明显的水平方向优势;当地层线起伏波动较为明显时,地应力梯度差也随之增大。这些基本与实测地应力场规律一致,说明隧道区域地应力场回归得到的数据是合理的。(3)对于确定的常量荷载作用下,岩石试样的蠕变规律可以采用统一参数的广义开尔文模型进行较好地描述;不同荷载下的岩石蠕变规律无法采用广义开尔文模型描述,而需要采用参数非线性的流变模型来描述岩石的流变特性;考虑应力对流变非线性的影响后,引入等效应力对常规元件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的修正非线性流变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室内蠕变试验的结果。(4)根据二维弹塑性和粘弹塑性数值分析结果可知:隧道开挖过程中,在应力充分释放后,洞室周边的围岩塑性区发展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极限,均匀分布在洞周约1倍洞径的范围内;围岩屈服区分布情况,隧道开挖终止时刻和经历一定流变时限后的无区别,代表围岩的粘性流动并未引发塑性屈服区的进一步扩展;不同流变年限的特征曲线所代表的变形量不尽相同,流变时限短的变形量小,流变时限长的则变形量大。(5)通过二维弹塑性及粘弹塑性数值计算首先绘制出了围岩特性曲线,根据Hoek关于洞壁径向位移与至开挖面距离之间的经验公式构造出了纵向位移曲线(LDP线),利用纵向位移曲线确定了支护设置前的洞壁径向位移,发现设置支护前拱顶处已有初始位移46mm,墙腰处已有初始位移68mm;根据木寨岭隧道各支护措施的参数及刚度计算公式,得到该设计组合支护的刚度值(斜率),由此绘制出支护特性曲线。将其与围岩特性曲线绘制于同一坐标系中,并考虑了初始位移量,得到了木寨岭公路隧道的围岩特性与支护特征曲线,并由此可推得某个既定年限的洞壁位移预测值。(6)在前述室内流变实验、收敛约束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试验监测数据回归分析,研究了木寨岭隧道二次衬砌最佳施作时机的确定准则与方法,其中分别进行了基于支护抗力准则、变形速率准则、极限位移准则、粘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等方法的支护时机对比分析后,最终确定了以“支护抗力最小、拱顶沉降速率0.3mm/d~0.4mm/d、墙腰净空收敛速率0.4mm/d~0.5mm/d、位移释放率取92.6%”作为施工管理判据,在此判据上计算分析得出了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最佳的支护时机为“初支施作后38天左右,距掘进面距离为60m左右”的结论;最后对该支护时机下施作的二衬结构进行了受力数值模拟与结构安全性分析,符合预期的分析结果有效指导了隧道后期的安全施工。
其他文献
在总结神舟载人飞船测控模式发展演进规律的基础上,基于当前国内外低轨卫星星座蓬勃发展的趋势,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低轨互联网星座进行载人飞船测控的模式构想,通过对初步互联网星座方案构想下开展神舟载人飞船测控能力的仿真分析,得出该测控模式可将飞船最长站外时间降低至2 min,大幅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和测控系统冗余,减少传统地面测站和中继资源占用,从而降低测控成本,提高测控效益,是未来测控模式演进的选择之一。
针对火星探测任务中测控距离远、信号传输时延长、测控通信链路中断后重建双向链路时间开销大的问题,分析了近地捕获与深空捕获的流程,提出了满足快速发令需求的应急处置捕获流程。结合深空航天器捕获流程中上行与下行信号处理解耦合的特点,提出上行捕获流程完成即可发送遥控指令进行应急处置,大幅缩短了处置用时。以深空测控设备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发射机速调管故障为案例,对长时延条件下的测控系统捕获应急处置方法进行了模拟测
在巨型星座中,航天测控系统需对多目标卫星同时进行测控任务。由于无线信号的广播特性,全空域多波束测控系统在可视弧段内存在多个目标卫星和多个非目标卫星,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易被非目标卫星拦截和窃听,测控链路的物理层安全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考虑在地面站多波束发射机中引入方向调制技术,通过在发射信号中叠加人工噪声,并针对非目标卫星方向未知和已知两种场景分别设计基于正交投影和基于最大化信泄噪比(Maximum s
黄酒是我国传统的酒精发酵饮料,口感醇厚、风味独特。由于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无法全面反映黄酒酿造微生物多样性,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传统绍兴黄酒酿造真菌群落结构,分别对绍兴五大黄酒企业的黄酒麦曲、淋饭酒母、初醪及熟醪中的真菌多样性、群落组成结构、相关性分析进行研究。为认识黄酒酿造微生物多样性提供有利手段及提升黄酒品质做一定的理论基础,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分析了绍兴黄酒糖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逐渐向中西部拓展。为缩短距离,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高速公路经常采用建设隧道的方式来跨越山岭,因此形成了许多隧道密集的隧道群路段。随着高速公路隧道不断投入运营,隧道群路段发生了大量伤亡惨重的交通事故,交通安全问题突出。在对既有隧道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多聚焦于单体隧道,而对隧道群交通安全风险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基于此,本论文以高速公路隧道群为研究对象,按照“交通安全特征分析-
多元化教学评价是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要善于发挥多元化教学评价的作用与价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音乐课程学习的信心,从而有效优化和提升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多元化教学评价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概述了多元化评价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明确了多元化评价的现实性
本研究选取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20年相关数据,构建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指数、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并分析了三个指数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来分析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效应和影响机制,从而克服变量之间因互相影响所导致的内生性的问题。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整体呈现出向好发展趋势;从互动关系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有效助推
<正>人们都希望世界能够走向"绿色"。但首先,我们要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达成一致。当全球大多数政府和企业承诺要实现减排或零排时,公众似乎却在"袖手旁观"。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5600人中有高达94%的人希望在今年能改变一种生活方式,以减少他们的个人碳排放。这项调查对7个国家的5600人进行了询问:你希望在今年改变哪些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行为。美国人似乎认为家庭生活方式是节能的关键所在;中国人则希望推广
期刊
基于我国老龄化背景,针对社区养老模式单一的问题做探索性思考。从社会支持视角出发,立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通过分析目前社区养老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以“宠物伴老”介入社区养老的新型养老服务方式,让老年人在参与社区宠物代养的服务过程中,提高老年人的情感需要,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