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星B1133+16和B1237+25的闪烁性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h79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后两部分介绍了硕士期间的工作。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脉冲星的辐射观测特性以及脉冲信号在星际介质中的传播效应。其辐射观测特性包括单脉冲、积分脉冲轮廓、子脉冲漂移、脉冲消零以及模式变换现象。当脉冲星信号穿过星际介质时,主要受到色散、法拉第旋转以及星际闪烁等传播效应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脉冲星PSR B1133+16和PSR B1237+25在1.54GHz频率上的星际介质闪烁效应观测研究,包括衍射式闪烁和折射式闪烁。计算了流量起伏的构造函数,在log-log图上对其线性区的斜率进行了拟合得到沿视线方向的介质密度谱指数。PSR B1237+25的构造函数线性区斜率小于PSR B1133+16,前者接近于Kolmogorov谱的预测值5/3,但是两者均远小于2。对二维动态谱进行二维自相关函数分析,用二维高斯模型拟合得到闪烁参数,与已发表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所得到的衍射式闪烁时标与预期值比较符合,而闪烁带宽比预期值小很多。由衍射式闪烁时标我们估计了折射式闪烁的时标,与观测和理论值符合得比较好。类比于Macquart和de Bruyn在21cm波段对类星体J1819+3845观测结论,这两颗脉冲星较快的流量密度起伏叠加于较慢的流量密度起伏之上,可解释为衍射式闪烁与折射式闪烁的综合效应。第三部分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MM)分析研究了PSR B0826-34在强弱辐射模式时的消零现象,很好地模拟了强、弱两种状态随机切换的过程,估计出了每种状态下三种辐射形式随机爆发的概率。估计出脉冲星PSRB0826-34处于强模式下,主要以两种爆发为主,burstl类型的爆发概率为70%左右,burst2类型的爆发概率为20%左右,null形式的辐射概率为1%-10%左右;当处于弱辐射模式状态时主要以null为主,爆发概率约为95%-97%,另外两种爆发形式burstl和burst2概率极低,约为1%左右。
其他文献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对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高校
上海市闸北区临汾路街道近10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开展社区思想工作,把实实在在解决居民困难作为社区工作的重点和思想工作的切人点,并探索、创新了思想工作的方法和载体。
基于地面望远镜的长期观测和新时代的空间望远镜的高时空分辨率的观测,本文研究了被普遍关注的三类太阳活动现象:其一是莫尔顿波的传播规律;其二是色球层针状体分类的观测及探讨
本发明涉及力传感器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实现部分解耦的并联结构六维力传感器。包括固定平台、测力平台、柱体、检测分支、固定平台水平设置、测力平台与固定平台
磁场外推是重构日冕磁场最重要的手段,对于理解太阳活动有重要意义。本文力图通过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数值模拟手段推动外推的发展,主要研究成果有:  (1)
期刊
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i,AGN)顾名思义是星系异常活耀的中心区域。其核心很小的区域就能发出很高的光度,例如类星体光度可达1046erg/s至1048erg/s。低光度活动星系
随着大口径望远镜的发展,各种动力学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大望远镜的振动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鉴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现在还没有普遍适用的一般性解决方法。因此,对特定问题,仍
活动星系核是一类有着剧烈高能现象的天体,他们的能量来源于超大质量黑洞的吸积过程。活动星系核的射电波段辐射由喷流主导。对喷流的形态、光变、光谱、偏振以及运动学等性质
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简称TEC)是电离层探测重要参量,也是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Computerized Ionospheric Tomography,简称CIT)的重要输入参量,其精确确定为反演电子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