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生物质资源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比较丰富,但这些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往往分布比较广泛,质地疏松,形状不规则,这就使得在利用这些生物质资源时存在运输、储存困难以及能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这也正是多年以来制约生物质资源能够实现规模化运用的瓶颈所在。针对以上问题,大量国内外学者研发出了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此技术可以把形状不规则、松散的生物质压缩成为形状规则、高密度的成型燃料,这就使得生物质从低品位能源上升为中上等品位能源,为生物质资源实现规模化运用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存在单位产量能耗较高、成型设备寿命较短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本着节能降耗的出发点,主要对生物质的不同成型工艺及其燃烧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分析,主要的试验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一、基于生物质固化成型机理,自行设计了冷、热压两套小型成型模具,选取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作为成型原料,在不同的原料粒度、原料含水率以及成型压力下进行冷压成型试验,通过对制成的成型燃料的成型密度和抗跌碎强度两个性能指标的测定,获得了最佳的成型参数组合;又分别进行了添加粘结剂的冷压成型及热压成型试验,对成型燃料的成型密度和抗跌碎强度进行了测定,通过对以上三种成型工艺测定结果的对比,确定出三种成型工艺的优劣次序依次为添加粘结剂的冷压成型工艺、热压成型工艺、冷压成型工艺。二、对生物质热解残炭的特性进行了简要分析,选取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和生物质热解焦油作为粘结剂进行热解残炭成型的正交试验,选取粘结剂添加量、水分含量、成型压力、成型温度四个主要成型影响因素作为正交试验的因素,每个因素分别取其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值,通过对成型燃料成型密度及抗压强度的测定,获得了以上四种成型影响因素对热解残炭成型的影响次序依次为:粘结剂添加量、水分含量、成型压力、成型温度。三、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烧理论进行了简要分析,将玉米秸秆与其成型燃料分别放入燃烧炉内进行燃烧,对其燃烧热效率及燃烧后灰渣中的含碳量进行了计算对比,并使用气相色谱仪对燃烧后的烟气成分进行了测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未经过成型的玉米秸秆的燃烧热效率为4.79%,其成型燃料的燃烧热效率为6.5%,玉米秸秆燃烧后剩余灰渣中的含碳量为10.47%,其成型燃料燃烧后剩余灰渣中的含碳量为1.93%,由此可见成型之后的燃料的燃烧热效率大大提高,燃烧更加充分,燃烧性能得到了很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