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生物转化及其时间依赖性药动学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ho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蒿素类药物是目前治疗疟疾,尤其是恶性疟原虫疟疾和重症疟疾的一线药物。但临床单独使用此类药物复发率较高。相关体内动力学研究发现,此类药物在连续重复给药后可能会出现药物暴露量不断下降的现象。而上述现象的出现可能是由于青蒿素类药物的自身诱导代谢导致的。为了进一步了解青蒿素类药物自身诱导代谢产生的机制,本文对几种临床常用的青蒿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规律及其在动物体内的时间依赖性药物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1.青蒿素类药物的生物转化研究采用高分辨液质联用和在线氢/氘交换高分辨质谱技术对青蒿素类药物(青蒿素、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的体内外代谢产物进行快速结构鉴定。已知青蒿素类药物可产生一系列非对映异构体代谢物,故通过优化的色谱分离条件,使各代谢物获得良好的色谱分离。采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分析,并采用在线氢/氘交换质谱测试代谢物结构中的可交换氢质子个数,或采用合成对照品进行色谱和质谱行为的比较最终确证或推测未知代谢物结构。对大鼠肝微粒体(RLMs)、人肝微粒体(HLMs)体外孵育样本以及大鼠血浆、尿液、胆汁样本进行分析,检测到青蒿素的23种Ⅰ相代谢物和11种Ⅱ相代谢物,双氢青蒿素的27种Ⅰ相代谢物和9种Ⅱ相代谢物,蒿甲醚的80种Ⅰ相代谢物和11种Ⅱ相代谢物,青蒿琥酯的39种Ⅰ相代谢物和6种Ⅱ相代谢物。以上多数代谢物为首次报道。青蒿素类药物主要Ⅰ相代谢途径包括过氧桥断裂为单氧桥、羟基化、羰基化等,继而产生相似的代谢产物。Ⅱ相代谢物主要是Ⅰ相代谢物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物。上述结果同时表明液相-高分辨多级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代谢物快速鉴定的应用优势,准确的质荷比测定有效排除复杂基质干扰,提高了结构确证效率;在线氢/氘交换质谱测定可对单羟基代谢物和去氧双羟基代谢物进行区别。2.青蒿素及其主要代谢物去氧青蒿素在大鼠体内的时间依赖性药动学研究本章建立了采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测定大鼠血浆中的青蒿素及其主要代谢物去氧青蒿素的测定方法;采用所建立的方法研究青蒿素在大鼠体内时间依赖性动力学过程,并考察了多剂量给药和性别因素对该过程的影响。采用高分辨一级全扫描方式,以青蒿素和去氧青蒿素的分子离子峰提取离子流(EIC)进行定量分析。方法确证结果表明本方法在青蒿素和去氧青蒿素5.0-200.0n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二者的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准确度在±6%以内。通过青蒿素大鼠体内动力学研究发现,经连续5日给药后,代谢物去氧青蒿素可出现与原药青蒿素相似的时间依赖性动力学现象:随给药时间延长,最高血药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显著性降低(P<0.05),口服清除率(CL/F)显著性升高(P<0.05)。青蒿素和去氧青蒿素的动力学参数还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雌鼠体内的Cmax和AUC0-t显著大于雄鼠(P<0.05),同时CL/F显著小于雄鼠(P<0.05)。
其他文献
从良种选择、土地的选择和整地、合理增施有机肥、地膜覆盖作畦种植、适时早播、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铺张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据报道,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其它方面的浪费也比
期刊
本文利用脐带血分离出造血干/祖细胞,研究其在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T淋巴细胞,从而证明造血干/祖细胞具有向T淋巴细胞分化的能力。并为研究T细胞生物学特性及细胞免疫提供技术平台
机械与电子 系贵州理工学院主管、主办,以宣传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为宗旨。设有理论探讨,设计与研究、现场总线技术与数据采集,自动控制与检测、机电一体化技
结合飞机纵向运动方程,建立了性能优化的数学模型,将性能指标根据能量变化的单调性划分飞行阶段,通过对各阶段航迹进行寻优,分析得到飞机的最优垂直航迹。同时利用FLSIM开发
最近,我国东北沿海的部分地区出现了甲肝流行,这在全球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加重了人们的不安情绪。实际上,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历年都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