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液膜-超滤耦合工艺用于铟离子的提取过程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pi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散金属铟In(Ⅲ)在通讯、计算机、航天、能源及医药卫生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对现代科技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其仅以杂质形式存在于锌、铅等金属矿石中,且在这些金属的冶炼过程中,大部分铟会进入废渣或废水中,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一些金属冶炼过程中大多采用传统溶剂萃取法来分离In(Ⅲ),该方法虽具有生产成本低、反应速度快、富集效果好等优势,但是该方法往往存在萃取剂消耗量大、反应器占地面积大、有机相易乳化造成损失等问题。因此,本文利用一种传质效率高、速率快、无二次污染、稳定性高且操作简单的新型分离技术-支撑液膜(SLM)技术,进行从模拟的冶金酸性浸出液中回收富集稀散金属In(Ⅲ)的研究。   首先,采用溶剂萃取法,利用离子液体[BMIM][PF6]分别作萃取剂和溶剂(磷酸二异辛酯(P204)为萃取剂),对模拟酸性铟渣浸出液中的In(Ⅲ)进行萃取分离。结果表明,单独采用[BMIM][PF6]为萃取剂对In(Ⅲ)的萃取能力很低,仅为2.1%。向[BMIM][PF6]内加入14.5%(体积含量)传统萃取剂P204后,萃取率提升至100%。然而,两种反萃体系对In(Ⅲ)的反萃均受到限制,最高反萃率仅达20.8%。此外,采用传统有机萃取体系(P204溶解于磺化煤油)进行的萃取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原液酸度至pH低于1.0,可排除原液中Fe(Ⅲ)对In(Ⅲ)的萃取干扰。   此外,将实验室自制的疏水/亲水PVDF中空纤维微孔膜分别浇铸成萃取和超滤组件,利用新型的支撑液膜萃取-超滤(SLM-UF)耦合工艺系统,对In(Ⅲ)的提取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确定了该系统中UF组件管程的最优油水混合相流速为0.10m/s,萃取组件壳程和管程的最优流速分别为0.044m/s和0.11m/s。其后考察了组件装填密度与放置方式、料液初始浓度、油水混合相体积等条件对In(Ⅲ)的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组件水平倾斜30°角放置,In(Ⅲ)初始浓度为1.0g/L,混合相体积4L,装填密度为35%的条件下,In(Ⅲ)的萃取率为97.0%,总提取率88.0%。在In(Ⅲ)的富集浓缩研究中进行了三次连续的富集,结果表明SLM-UF耦合系统的稳定性良好,In(Ⅲ)富集因子为2.53,总回收率为为84.3%。
其他文献
  X90 pipeline steel requires ultra low for sulfur content and gas content in the smelting process.The secondary refining process is very important for X90 pi
会议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 和PCNA 在犬乳腺肿瘤的表达,为犬乳腺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判断提供有效的检测指标.(方法)本试验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分
会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吸附法处理含金属离子废水具有操作简单,去除效率高等优点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传统吸附剂去除金属离子存在选择性差、水热稳定性低、循环使用性不好等不足。近年来,具有特异识别功能的离子印迹聚合物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表面印迹技术又因其结合位点被限定在具有良好可接近性的材料表面上,吸附速度更快,识别性更好,离子印迹更容易洗脱等优点而被深入研究。本论文分别以
  为了研究PCV2 引发的仔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分泌Ⅰ型干扰素的机制.选用14 头经ELISA 和荧光定量PCR 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血清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