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校外移动学习现状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aosy2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对传统的教学造成了冲击。与此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可见移动学习设备运用于基础教学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发展方向。虽然国内外有关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已经持续了多年,但是有关移动学习在小学阶段的应用研究依然很少,并且小学阶段的移动学习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校外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运用文献法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理路基础,并且挖掘现存研究中的不足,确定研究方向;然后对移动学习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分析,确定了研究移动学习的4个主要维度:移动学习设备、移动学习资源和内容、移动学习策略和对移动学习的态度,并且编制了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同时对部分学校教师进行了访谈,结合对问卷和访谈的分析和整理,得出高年级小学生校外移动学习的现状,发现移动学习在小学阶段现存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接下来,为了小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移动设备学习,从学生、家长、学校与教师、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商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最后为本论文研究结论、研究不足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1.移动学习硬件条件已经成熟,但使用效率偏低;2.移动学习在小学阶段依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3.影响移动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移动学习推广力度不够,其次移动学习资源零碎、不完整,免费资源与优质资源质量相差太大,缺乏针对性、互动性与丰富多样性,此外,小学生移动学习意识薄弱,缺乏自控能力,家长缺乏监管,教师移动学习设计专业素养缺失,网络大环境下良莠不齐的信息干扰,都是影响移动学习在小学阶段推广的因素。为了提高小学生利用移动设备学习的效率,解决问卷、访谈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学生必须端正学习态度,独立学习的同时兼顾合作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然后家长有必要对孩子移动学习的时间、地点、时长进行干预,严格管控移动设备功能使用的同时为孩子树立移动学习的榜样;接下来学校需要强化教师信息技能培训,教师需要提升移动学习的专业素养;最后移动学习资源开发者在整合、完善现有资源的基础之上开发针对性强、互动性高、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健全移动学习评价反馈机制。
其他文献
文化建设对于高校特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论证分析高校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而揭示高校文化和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依存关系。指出高校文化应引领时代主旋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程度上完成该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与感受,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的内因。研究小学语文教师自我效能感既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需要,也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自我效能感进而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需要。本研究在对上海市3所小学的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SPSS软件对收集的问卷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一元方差分析,分析小学语文教师